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大四考研正文

三峡大学2016考研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调剂信息

最后更新时间:2016-03-18 14:58:12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三峡大学坐落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是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一本综合性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学科)”、“软件工程”两个一级硕士点(学术型),以及“计算机技术”一个专业学位点(专业学位型)。

学院拥有水电工程智能视觉监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建筑质量检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湖北省软件评测中心宜昌分中心、宜昌市信息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大学智能视觉与图像信息研究所、三峡大学物联网技术研究所、湖北智慧灌区三峡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介绍:

2002年开始立项建设,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独立招生。现有百人计划2名,楚天学者3名,硕士生导师76人,其中校内导师37人、校外导师39人。校内导师中,教授16人、副教授21人,博士30人,学术队伍整体上比较年轻。学科建设中,强化人才培养与学术梯队建设,强调具有创新性基础理论研究和具有应用前景技术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有: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01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02嵌入式系统与移动计算03无线传感器网络04并行与分布式处理05信息系统集成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1软件工程新技术与方法02高性能计算03数据库与数据挖掘04软件可靠性与测试技术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01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02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03物联网技术与应用04企业信息化技术与应用05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06精准农业信息化技术

★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介绍:

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硕士点以计算机科学理论与软件工程理论为基础,应用可信软件、嵌入式软件与系统、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与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培养可在科研院所、工厂企业以及高等院校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开发或教学工作的人才。现有硕士生导师34人,其中楚天学者1名、教授9人、副教授23人,博士27人,组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作风严谨的学术队伍。

软件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有:

083500软件工程:01嵌入式软件与系统02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应用03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系统04可信软件05企业信息化系统06智能软件与知识系统07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点介绍: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依托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本学科与IT领域相关企业及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具备计算机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良好条件。学院积极与优秀的公司、科研院所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基地,与企业签约共同培养研究生或聘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担任外聘硕士生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如学院与国家天文台、北京国智恒电力管理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农业信息中心等单位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每年选派优秀研究生赴北京开展联合培养。

在不断前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改造中,该硕士点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在挑战杯、数学建模、计算机仿真等学科竞赛中,46人次获得国家级奖24项(特等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有:

085211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01智能识别与图像处理02物联网工程03嵌入式系统及应用04软件工程新技术与方法05计算机网络技术06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07数据库与数据挖掘083S技术与应用09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

★合作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瑞典马尔默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以及国内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中心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教学、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成功举办或承办了ICECE2011、CDC2010、“面向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空地网络极地研究”、第63期双清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

我院与三峡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0研究所、国家农业信息化中心、国家天文台等多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实行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生可在完成开题报告后派往相关单位实习;学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英国南岸大学按照“1+1+1”培养模式(第1年国内,第2年国外,第3年国内)实施中外研究生联合培养(该模式由学生自主选择),毕业后可获得两校的硕士学位证书;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处已与国外80多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每学期有大量研究生交换生名额及续读博士机会。

★2016版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6000元/人均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000元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一等学业奖学金

一年级

12000元/年 

50%

二等学业奖学金

8000元/年  

三等学业奖学金

4000元/年

50%

一等学业奖学金

二、三年级

10000元/年 

20%

二等学业奖学金

8000元/年  

30%

三等学业奖学金

4000元/年

50%

研究生单项奖学金

高水平科技成果奖

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规划方案等

高水平论文论著奖

学校认定的高水平刊物、省优硕士论文等

高水平学术科技竞赛奖

奖励省部级及以上学术科技竞赛获奖者

社会活动奖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取得优异成绩者

特殊贡献奖学金

为学校、为社会作出特别贡献或赢得重要荣誉者

研究生社会奖学金

由其它社会组织或个人定向捐资设立的奖学金

研究生“三助”津贴

助教、助研、助管岗位,400元/月,覆盖面不低于全日制研究生总数的40%

研究生特困补助

经济特别困难、家庭意外困难、重大疾病等

研究生助学贷款

生源地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

医疗保险

研究生医保纳入宜昌市城镇居民医保体系

★工作室环境与工作条件

1、学校设有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用于资助有一定科研基础、可望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体现学科交叉和学科创新的选题。

2、学校设有硕士学位论文培优基金,用于资助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

3、学院为所有研究生安排工作室,配备电脑,工作位等基本的学习工作环境。

4、对于优秀的科研成果,学院将报销版面费,特殊成果有相应的奖励政策。

★调剂信息:

今年我院有部分调剂名额,欢迎符合国家调剂政策的优秀考生(达到今年国家A类地区录取资格)报名参加调剂。在调剂系统未开放前,有意向调剂者,可将简历和考研成绩发至邮箱:jsjkyb@ctgu.edu.cn

具体调剂程序:

1.考生自行登录“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写并提交调剂申请。

2.学院下载申请调剂考生信息并审核。

3.学院通过调剂系统通知已审核合格考生参加复试,并通知考生网上确认。

4.复试结束后,学院通过调剂系统将拟录取考生置待录取标志并通知考生确认。

★联系方式

电话:0717-6393012

QQ群:464828653

邮箱:jsjkyb@ctgu.edu.cn

学院网址:http://it.ctgu.edu.cn/

研究生院网址:http://210.42.38.16/yjs/

学院招生办公室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8号信息科学楼411室

邮政编码:443002

如今已进入3月中旬,距离2016考研复试仅仅只有20几天的时间,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提高自己的复试应试能力,增加被录取的几率?为了帮助各位考生,跨考考研特为大家推出2016考研复试集训营,面对面帮你解决复试所有难题,而且还有别人不知道的复试信息(我想免费咨询)!除此之外,还有为二战和17考生量身定制的考研集训营点击免费咨询名校通关秘籍!

推荐阅读: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国家线发布

全国各省市2016年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2016考研复试分数线专题

34所自主划线高校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6考研调剂信息交流群2538734852

2017考研信息交流群329446765

关注微信:kkkaoyan,找研友、找干货、院校资料,1对1辅导预约,助力研途更顺利

会第一时间发布各个院校的调剂信息,供考生及时了解调剂信息。也可与研友进行交流,共享调剂信息与方法。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