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公共课英语阅读正文

【名师考研辅导】2019考研英语阅读终极解题秘笈(一)

最后更新时间:2018-12-06 09:52:11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临近上考场,很多小伙伴在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步骤、技巧等方面还是存在疑惑,鉴于此,本篇重点小结了阅读理解解题的高分打开方式。

  首先是八大宏观阅读技巧:

  一、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写作的模式一般是开始提出两个核心概念,随后分段论述。阅读这种类型的文章,关键是要把握两个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区别于联系。

  二、问题答案型

  改写作模式往往是在第一段出现一个问题,在随后的各段提供该问题的答案。阅读时重点理解该文章的中心,其中心就是该问题的最直接最主要的答案。

  三、时文

  特点:耸人听闻,吸引眼球;貌似客观,内涵态度;抛砖引玉,一起争论

  阅读时文时,把握时文的中心出现在手段的末句,或者二段的首句。

  四、独句段

  出现一个句子单独成段,特别是其出现在文章开始或者结尾,一般其表达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若位于文章中间部分一般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开门见山

  文章的写作特点是:直接给出观点,摆出事实论据,进行推理论证,每段都紧扣文章的主题。

  六、启承传合

  阅读时要抓住论点,区分论点合论据的关系,因为题目设计往往围绕论点进行,并要注意把握文章首尾的前后呼应关系。

  七、平铺直叙

  事实合观点交叉出现,在字里行间达到阐明观点的目的,需要大家综合各段内容,通过分析和归纳判断。

  八、层层递进

  一篇文章的整体,或者几个段落论述的问题,由从抽象到具体,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且各段从开始都出现递进词,阅读时注意把握这种文章的中心,或几段的核心。观点必然出现在层层递进各段的最后一段。

  其次是五大微观阅读技巧:

  一、虚拟语气

  1、作者写作时采用虚拟语气,一般表示建议、态度、和观点,用来表达一种反事实的假设。

  2、阅读时,重点要体会作者利用反话正说,正话反说所传递的言外之意。

  二、长难句

  1、主句,从句多又长,一个主句带多个从句,从句又含从句

  2、方法:(1)先抓整句话的主干,从前向后读句子,找出独立的谓语部分,把握复杂句中,最核心的主谓宾语,再根据从句的连接词,区分主从句,层层扩展进行理解。

  3、分词短语、to do结构,独立主格的干扰

  注意理解主句最完整的特征就是有完整的主谓结构,尤其是独立的主谓语部分,一个看似句子的结构,如果没有独立的诸位部分,它不是句子,而是分词短语、to do结构,独立主格。

  三、长难句基本语法结构

  1、形式主语或宾语

  2、强调句结构

  3、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4、同位语从句

  5、倒装结构

  6、省略句

  四、标点符号的作用

  1、句号:用来分割句子,以句子为单位把一个长的段落切分成为不同的句型。

  2、逗号:两个逗号之间,或者一个逗号之后是用是一个补充说明成分,可以先不看。

  3、冒号:冒号前后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后面进一步是具体补充说明前面的内容。

  4、分号前后是并列关系,包括结构上并列和语义上的并列。

  5、破折号:两个破折号之间或者一个破折号之后是补充说明成分,可以先不看。

  6、引号:一种作用是用来引用别人的观点,用来支持作者观点,或者是作为批判的对象。

  一种是说反话,表示反语。

  7、括号:补充说明的作用。

  五、类比关系

  1、类比,引用,举例都是为了要说明观点,阅读时可以把类比看做特殊的例证,重点是要找出作者所支持的观点。

  2、阅读的时候注意识别一下类比的核心概念,作者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也就是类比或者比喻的对象。

  关于其他:

  一、阅读三个步骤:

  1、通读全文,把握中心 2、仔细审题,返回原文 3、重叠选项,得出答案

  二、从五个角度精读:

  1、抓住文章的中心,和论述的宏观结构。(泛读)

  2、认真把握各段大意,争取用1——2个词或者短语概括其意,并把意义相近的段合并成为一个整体。

  3、以段为单位,对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也就是对单词,词组的背诵以及对长句的精确翻译,整文的朗读和背诵。

  4、佳句摘录,模仿写作。

  5、换位思考,分析出题人为什么选这样的文章,难度在哪里,论述的结构是什么。并对每一个选项都精确分析,找出正确答案在文中的出处。

  三、错误选项的十大特征:

  1、无中生有,乃原文中未提及的概念

  2、正反混淆

  3、所答非所问(选项符合原文,但是不符合题干)

  4、扩大范围

  5、因果倒置

  6、常识判断(符合常识的不一定是正确答案,但是不符合常识的一定不是正确答案)

  7、过分绝对。(never must no+名词,若有缓和就不是错误的)

  8、推的过远

  9、变换词性

  10、偷换概念

  四、正确答案五大特征:

  1、正确答案通常与文章中心思想,主旨大意有关。

  2、正确答案所在位置(1)首段段尾句(2)转折处(3)因果关系处(4)条件关系处

  3、正确答案设置的特点往往利用同义词的替换,或者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4、正确答案从语义上去理解经常含有不肯定的语气词和委婉表达的词:can may might尤其是推理题的答案常这样设置,以显示推理题所论述含义的相对性。

  5、正确答案具有概括性,深刻性,因为其考查的对象是阅读文章的重点和要点。

  五、遇到难的单词时:

  A、如果影响到文章的理解时要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B、不影响整体理解时可直接跳过,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能读懂。

  六、关键的句子读不懂时

  关键的句子读不懂时,首先从结构角度进行缩句,找出独立的谓语动词可以帮助理解句子的主干。若连谓语动词都找不到可以借助上下文逻辑关系对这句话意思进行猜测。

  七、遇到文章完全看不懂时:

  遇到难的文章时可通读文章第一句话和尾段第一句话看是否能把握住前后呼应的关系猜测文章大意,与此同时快速浏览全文,充分做记号。记号点:1、显示文章结构的信息词:but、even、although、for example。2、显示作者态度的具有感情色彩的词。

  1、 细节释义题解题思路

  (1) 命题思路:原文信息的同义改写、原文信息的正话反说和反话正说、原文信息的归纳总结

  (2) 细节释义题的标志:when, what, which, who, where, how 具体地说,题干中明确提到了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信息;有可能是针对文章的一句话或几句话提问;题干和选项之间有时是一种因果关系;

  (3) 解题关键:返回原文准确定位

  定位原则: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人物、数字等关键词定位

  根据题干或者选项中的重点词以及重点词的同义词返回原文定位

  根据出题顺序返回原文定位

  通过长难句返回原文定位,一般来说,长难句都会出题。

  2、 例证题解题思路

  (1) 例证题的标志:case, example/exemplify, illustration/illustrate, demonstration/demonstrate

  (2) 解题关键:不在于是否看懂句子,而在于找到例子所支持的观点

  (3) 做题步骤:

  首先返回原文找到该例子所在的段落,80%向上,20%向下搜索该例子所支持的观点;

  在四个选项中寻找与找到的观点表达最一致、意思最接近的一个作为例证题的正确答案;

  特别注意,有时例子所支持的观点在文章中并不是太明确,需要根据例子前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注意文章中有时考察引用的目的时把它看成是特殊的例证题,按照例证题的思路解题。

  (4) 例证题错误答案的干扰方式:混淆论点和论据;列举无关常识性内容,诱导你进行常识判断

  3、 词汇题解题思路

  (1) 词汇题的标志:在题干中明确指出原文中某处单词、短语和词组要求辨别其意思

  (2) 解题关键:该单词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词的上下文,如果该单词并不超大纲,属于大纲,那么该单词的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其正确答案时根据上下文推测的一个更加深刻的含义,该含义与那个单词的表面意思没有任何关系

  (3) 解题方法:可以使用两种方法,借助上下文进行理解:在上下文中寻找同词性的词或词组进行替换;利用上下文逻辑关系把四个选项代入原文,看语义是否通顺。

  4、 句子理解题解题思路

  (1) 句子理解题的标志:在题干中明确提出原文中某句话,要求理解其意义

  (2) 解题关键:做句子理解重要的不是上下文,而是句子本身

  (3) 解题步骤:

  首先返回原文,对该句子进行语法、句法、词法的精确解析,要正确理解该句子的深刻含义;

  如果有时该句话的深刻含义不好确定时,则可以适当依据上下文进行判断,因为任何一个句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一般来说,选项中的正确答案与原句之间时一种同义关系,只不过是用了其他的词汇表达而已。

  (4) 句子理解题错误选项的特征:不切合原文的过分推理力

  (5) 正确选项中不含有过于绝对化的词语:all, absolutely, no+名词

  5、 指代题解题思路

  (1) 指代题标志:在题干中明确提出原文中某个代词要求辨别,常考的指代词:it, that, one

  (2) 解题步骤:

  首先返回原文,找出该指代词所在的句子,并且准确理解分析该句话;

  向上搜索找离它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句子;

  将找到的词、短语或句子的意思代入该句话,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完整;

  在选项中找出与找到的词、短语或者句子意思最接近的一个作为正确答案。

  6、 中心主旨大义题解题思路

  (1) 标志:在题干中有best title, main ideal, main problem, conclusion, mainly discuss, mainly deal with, purpose, the author intend to, a digest of

  (2) 解题关键:利用宏观阅读技巧做主旨大意题时,做题时不管主旨题出现在什么位置都作为最后一道题做

  (3) 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

  串线法:通读文章首段的中心句和其余各段的第一句话,把其含义看作一个整体

  逆向思维快速作文法:在两个选项难以分辨时,可以分别以其为作文题目在头脑中快速构思两个题目的写作提纲,若所构思的写作提纲与原文内容大致相符合者时为正确答案,否则为干扰选项。

  做主旨题,特别注意小心有些文章的首段仅仅是引言段,不是文章的中心所在,错误选项的干扰特征往往涉及的为局部信息即选项内容<文章内容,或范围过宽,即选项内容>文章内容

  7、 态度题(作者态度题)解题思路

  (1) 标志:attitude, believe, consider, think, deem, regard

  (2) 作者态度一般分三类

  正态度:支持、乐观、赞同、赞扬、高兴

  负态度:反对、批评、怀疑、悲观、失望

  客观、中立

  (3) 有些选项注定不是正确答案:indifferent漠不关心,subjective主观的,biased很有偏见的,puzzling/puzzled 迷惑不解的

  (4) 判断作者态度还可采取:

  当作者态度没有明显提出时,可以寻找文中带有褒贬含义的感情色彩词

  可以根据作者写作的主线及举例的方式进行判断:有些人支持,有些人反对,作者举反对的例子,作者的态度为反对;作者举支持的例子,作者的态度为支持;作者既举反对的例子又举支持的例子,作者的态度为客观中立

  (5) 作者态度一般与文章中心主旨相关联,做题时不要把自己的态度纳入其中,而要注意作者的态度和引用别人的态度

  8、 推理题解题思路

  (1) 关键词:infer, imply, learn

  (2) 解题关键:绝大多数推理题的答案时原文信息的归纳总结或原文中心的同义表达,正确答案和原文之间不存在推理关系

  (3) 做题时可以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定位,若题干中提供的信息较少时,可以依据选项返回原文定位;做题时一般要围绕一两个重点进行思考,特别要注意文章中含义深刻或结构复杂的句子,因为对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不能够一下子看透的长难句是该类题目的命题所在。

  (4) 做题时一定不要想太多,推的太远,是否能够把原文看懂才是关键

  9、 态度题的新趋势

  (1) 不仅仅局限于考作者的态度,也开始考其他人的态度,或者考察作者对文章中某人所提观点的态度和看法,做这种题目时,首先应该看清题目考察的时谁对谁的态度

  (2) 选项可能不再是态度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词,而是改为带有程度限制的词(guarded, qualified, reserved, tempered, slight),因为带有保留态度的观点比较客观,往往是正确答案

  (3) 一般带有绝对化或过于强烈的词修饰的选项必错,比如说 strongly, completely, entirely ,absolutely

  本文为跨考教育英语教研室汪婵娟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