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冲刺指导: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4-11-21 18:06:18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是毛中特部分的第十三章内容,该章节作为考研政治的重要知识点在08、10等年份均有设题。APEC会议已经结束,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与该热点时事政治密切相关,跨考考研提醒各位考生应引起高度关注。

  一、高频考点梳理

  1.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再到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曲折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虽然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是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第一,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第二,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

  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是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外交活动的根本准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国家主权平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①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②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③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④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应当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二、真题再现

  【2010年多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因为( )

  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C.中国人民在对外交流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

  D.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答案】ACD

  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各位考生又重温了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距离考研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考生们要再加一把劲儿!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