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备考经验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2-04-29 02:23:12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一、跨专业报考该校该专业的难度系数有多大?是否会被该专业老师排斥?

    还可以。 1、首先对于任何考生来说,报考人大行管本身就是一件特别困难与坚强的选择,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相当困难的。2、跨专业报考人大行管则难度更大,因为这往往会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就是对考研很多的相关信息无法获得,或者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而且专业之间的界限使得考生在应试时具有一定的劣势。3、但从各年的情形来看,人大行管每年都有15人左右是跨专业的,占录取(非免推)的三分之一,所以专业老师是不排斥跨专业考研的同学的。

 

二、如果跨专业报考,应从何时开始准备复习?政治、英语、专业课的时间如何全年规划并且每个阶段如何均衡此各科的学习内容?应注意哪些问题?

   1、最好在三月份开始复习,着重复习专业课。

   2、复习策略

  第一轮复习策略

    英语和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3-6),因为英语学习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程内容多而杂,量很大,因此第一轮复习宜早不宜迟。只有政治复习不必着急,因为考点还没修订完毕,新大纲尚未出台,所以安排到7月份强化期内,免得做无用功。

   1)英语。重点是考研词汇、基本语法,同时,阅读理解训练也要开始。语法等不会有什么变化,词汇每年大纲虽然有所修订,但变动不大,因此找本前一年的《大纲》先看着。有许多同学正好在这一阶段考CET6级,由于6级和考研难度大致相当,词汇量也差不多,所以可以结合起来复习。

   2)专业课。跨专业或跨校报考的,此时要开始专业课程的系统复习,如可能,应旁听一些重要的专业课。

首轮复习主要是要全面夯实基础,因此主要使用本科基础教材、外加一些适合首轮复习资料,也可以选择一些打基础的长期班或预备班来给自己充电。政治有点不同,一开始就可以选个班期较长的辅导班,可以带着步入复习轨道。

  第二轮复习策略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7-10)。强化期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中间有一个暑假,没有课程干扰,因此复习时间最为集中,其它学习任务也最轻。强化期也是考研复习的关键阶段,考研成绩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此阶段的复习效果。甚至有些基础较好的同学从本阶段才开始复习备考,也取得了成功。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四个月的复习时间呢?关键是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对各科重点、难点的提炼和把握;二是逐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1)政治。政治首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是紧密结合的,都安排在强化期。此阶段重点提炼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以及考试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对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综合。二是当年重大时事政治与相关基本理论的结合,如"通货紧缩与货币流通规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等等。

   2)英语。词汇方面,应该在已经大体掌握意思的基础上,开始深入掌握用法,尤其是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另一个重点是解决长难句,掌握各种句式。同时要加大阅读量,一方面提高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阅读来巩固语法、词汇和句式。本阶段必须进行相当量的题型专项练习,通过做题来巩固。

   3)专业课。这一阶段由于公共课程份量加大,专业课复习强度会有所减弱。本阶段的任务是对各专业课程进行逻辑框架上的整理,在心中建立起整个专业体系。另外一点就是要开始按照专题归纳整理专业知识内容。

第二轮复习要选购一些质量较好的强化复习资料,有可能上一下公共课的辅导班。建议暑假就不要回家了。

  第三轮复习策略

    冲刺期内各科均开始进行第三轮复习。一般考前两个月左右开始,标志是10月中、下旬时事政治的复习内容基本确定。本阶段理所当然地要巩固已经复习过的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牢牢把握重点、难点;同时,要将业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最后卷面上的得分,也就是说,要强化应试训练。

   1)政治。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时事政治与基本理论的结合,二是进行答题方法训练,强化答题技巧。时事政治与政治基本理论的结合历来是考试热点,需要自己好好归纳总结,建议上上串讲冲刺班。不要做大量的模拟题,因为缺少严格的标准答案,很难对模拟结果作出精确评判,要是碰到一些劣质的模拟题,说不定还会误导。

   2)英语。冲刺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有两个,一是进行大量模考练习,二是强化训练短文写作。对短文写作的强化,首先要对可能的命题范围作出预测。考研英语作文命题不会冷僻,不会很专业,通常都与学习生活紧密联系,或反映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例如保持健康、如何读书、环境保护、乱承诺等都曾是出题范围。了解到这些大概范围后,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相关文章,熟悉有关观点、句式、词汇,多动笔写写,在考场上就可成竹在胸。

  模考带复习

    公共科目在第三轮复习的前期安排了一个模考带,一般在11月份。之所以在这里设置模考带,是因为经过两轮复习,需要通过正规考试来检测一下,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第三轮复习计划;同时也是因为考期逼近,有必要增加一些实战经验。模考有两种模式,一是自我模考,找一份模拟题,自己安排时间测试一下;二是参加模考班。模考班的优点在于正式考场,严格监考,正式答题卡和答题纸,实战气氛逼真,检测出来的水平很真实;同时模考班还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参加者可根据平均分估计自己的相对水平。

3、注意事项:

  1)  考研复习的初期,可以将大部分时间都分给专业课和英语,而后是政治。后期,就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专业课复习上来。同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学会取舍。

  2)  同时广大考生:一定要在保证公共课过线的情况下,尽量提高专业课的分数。根据自己的情况分配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复习时间,并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逐步完成。

                                 

三、如果本专业考报考,应从何时开始准备复习?政治、英语、专业课的时间如何全年规划并且每个阶段如何均衡此各科的学习内容?应注意哪些问题?

   1、  本专业考生报考,则可以选在五月份开始复习。

   2、英语的复习,在基本掌握了大纲所要求的单词数量后,要有意识多增加一些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时间,如有可能,参加一个辅导班,对专项训练会大有好处。最后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真题,认真地研究,比较一下历年的出题知识点,再根据当年大纲具体把握一下。

    政治的复习是比较功利的,其知识点必需记住,来不得半点马虎。同时对于理科、文科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政治的复习,最好参加辅导班,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历年反应来看,政治辅导班的效果比英语、数学辅导班都好得多。

    专业课考试的重复性很强,虽然题量和题型可能会有一些的改动,但每年考试的命题重点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由于专业课是学校自己命题,即便是同一专业的考题,差异也很大,因此搜集信息就成了复习的重中之重。信息的标准就是要,这将使你在复习中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专业课的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集中复习一般放在11-12月左右。

    第一阶段,对课程的大致内容进行了解,然后结合历年试题,掌握命题的重点。(58月)

    第二阶段,通过反复的复习来掌握专业课的知识,理清知识脉络。(9——11月)

    第三阶段,要对考试的重点以及历年试题的答题做进一步的熟练。学会运用掌握的知识来正确的回答问题,关注考试的动态。(12——1月)

  3、注意事项:

    在考研的初始阶段,可以把大部分时间都分配给专业课和英语,但是在考研的后期,专业课复习的时间就要逐渐的增加。一天只有24小时,考生要在保持精力,即在保持正常休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合理的安排各项复习内容。这时就要考虑把时间用在哪一科上或是具体那一科的哪一部分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大凡高分的考生,他们的专业课的成绩都很高。因为对于考生来说,政治和英语的区分度并不是很大,要提高几分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而且在考试时还存在着许多主观的因素。但是专业课由于是各校内的老师出题,每年的重点基本不会变化,如果搜集到历年真题以及辅导班的笔记,多下些功夫,想要得高分并不是难事。由于专业课在考研的整体分值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在保证公共课过线的情况下,尽量提高专业课的分数。而且正所谓法无定法,每个人适合的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借鉴,具体的方法还需要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