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备考明确目的才是关键

最后更新时间:2015-12-28 09:53:49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由于现在社会竞争力不断加强,现在工作越来越难找到,因此对于本科院校一般的同学来说,参加研究生考试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可以为我们以后找工作提供更高的平台。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对于我们这些刚刚翻开2017年考研篇章的我们,该如何准备才能更好的应对这场持久战。下面是跨考为大家提供的MBA备考明确目的才是关键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

关于备考

对于初次考MBA的学生而言,首先要明确考MBA或者是读MBA的目的是什么?一般来说,读MBA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学位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最核心来说是职业发展。在这个前提下,目前MBA招生院校很多,全国来说有236所招生院校,近几年MBA的学费差别很大。

对于北京来说,北京34所MBA招生院校,学费从5万到25.8万不等,学员读MBA选择院校灵活。应该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MBA招生院校,北京34所招生院校,全国236所招生院校,应该分为名校,行业名校,或者说分为一般院校。对北京来说,肯定好一点的是清华、北大、人大等等这些院校的品牌,综合品牌度比较高。

但同时,除清华、北大和人大之外,还有一些行业名校,比如中央财经大学,在财务与金融这样的领域,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有管理、咨询、人力资源与应用心理等等,对MBA来说,也是叫特色行业,或者叫特色方向。

报MBA要结合自己的要求,比如说读MBA的目的,是选择名校,还是选有行业特色的院校。从综合考虑来奖,报考MBA院校要考虑的因素有,第一是自己承受学费能力,毕竟读MBA投入也很高,自己读两年书,两年到三年,除了时间和精力之外,你还要支付很高的学费。对同学来说,现在MBA院校招生,尤其是一些名校,有提前面试、同学们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背景和职业经历,要预判一下是否能被这些名校所录取等等。

备考MBA的每个阶段,都要做相应的准备和投入。整体来说还要结合自己读MBA的目的来考虑。其实还有一个读MBA选择院校的因素(个别同学会考虑到),希望通过就读MBA,拿到派遣证,派遣证是说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有可能户口会落户北京,落户上海、落户广州和深圳等等这样的一线城市。

对于北京,三年前的一个政策:研究生毕业,落户北京,年龄限制到28岁,这是北京市政府这个层面出的政策。在北京比如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等,这样的央企落户的指标还是很多的,央企是不受北京市政府这个层面限制的,目前北京80%的院校,你考上MBA之后,脱产读还是在职读,只要有户口这个需求都会给大家调档案、转户口,或者说MBA毕业后能拿到派遣证,派遣证表明是应届研究生的身份,因为目前来说硕士研究生,落户最容易的是应届研究生,但是个别学校来说,可能是你只有脱产读MBA才转户口和调档案。在职读MBA是不转户口和调档案的,对于考生来说需要关注一下。

以上是跨考为大家精心准备的MBA备考明确目的才是关键的相关内容,认真阅读,这将会让你的备考更加容易,也更加有针对性,从一开始就可以有条不紊的制定复习计划,打好基础,节省出更多的复习时间。祝大家生活愉快!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