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管理类联考真题正文

2018管理类联考逻辑写作试题及答案

最后更新时间:2017-12-23 21:05:34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26.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关注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我们的作品才会人民中传之久远。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只有不离开人民,文艺才不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B.历史的创造者都不是历史的“剧中人”。

  C.历史的创造者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D.历史的“剧中人”都是历史的“剧作者”。

  E.我们的作品只要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就会在人民中传之久远。

  26.参考答案A

  条件:①离开人民à文艺变浮萍;②作品久远à表达人民心声

  选项A:文艺不变浮萍à不离开人民 =离开人民à文艺变浮萍

  27.盛夏时节的某一天,某市早报刊载了由该市专业气象台提供的全国部分城市当天的天气预报。择其内容列表如下:

  

天津 上海 雷阵雨 昆明 小雨
呼和浩特 阵雨 哈尔滨 少云 乌鲁木齐
西安 中雨 南昌 大雨 香港 多云
南京 雷阵雨 拉萨 阵雨 福州

  根据上述信息,以下哪项做出的论断最为准确?

  A.由于所列城市盛夏天气变化频繁,所以上面所列的9类天气一定就是所有的天气类型。

  B.由于所列城市并非我国的所有城市,所以上面所列的9类天气一定不是所有的天气类型。

  C.由于所列城市在同一天不一定展示所有的天气类型,所以上面所列的9类天气可能不是所有的天气类型。

  D.由于所列城市在同一天可能展示所有的天气类型,所以上面所列的9类天气类型一定是所有的天气类型。

  E.由于所列城市分出我国的东南西北中,所以上面所列的9类城市一定就是所有的天气类型。

  27.参考答案C

  题干仅给某一天的部分城市的情况,所以只能得出部分的天气类型。

  选项A、D、E,断定了“一定是所有的天气类型”,以偏概全,可以排除。

  选项B,断定了“一定不是所有的天气类型”,而其它城市的情况是未知的,其推断的理由不充分。

  选项C,“可能不是所有的天气类型”,可能性推断,为正确答案。

  28.现在很多人很少在深夜11点以前安然入睡,他们未必都在熬夜用功,大多在玩手机机或看电视,其结果就是晚睡,第二天就会头晕脑胀、哈欠连天。不少人常常对此感到后悔,但一到晚上他们多半还会这么做。有专家就此指出,人们似乎从晚睡中得到了快乐,但这种快乐其实隐藏着某种烦垴。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结论?

  A.晨昏交替,生活周而复始,安然入睡是对当天生活的滿足和对明天生活的期待,而晚睡者只想活在当下,活出精彩。

  B.晚睡者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认为,当天的事须当天天完成,哪怕晚睡也在所不惜。

  C.大多数习惯晚睡的人白天无精打采,但一到深夜就感觉自己精力充沛,不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就觉得十分可惜。

  D.晚睡其实是一种表面难以察觉的、对“正常生活”的抵抗,它提醒人们现在的“正常生活”存在某种令人不满的问题。

  E.晚睡者内心并不愿意睡得晚,也不觉得手机或电视有趣,甚至不记得玩过或看过什么,但他们总在睡觉前花较长时间磨蹭。

  28.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加强论证。题干结论是:人们似乎从晚睡中得到了快乐,但这种快乐其实隐藏着某种烦恼。D选项:晚睡提醒人们现在的“正常生活”存在某种令人不满的问题,说明“这种快乐其实隐藏着某种烦垴”,支持了结论。

  29.分心驾驶是指驾驶人满足自己身体舒适、心情愉悦等需求,而没有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驾驶过程的驾驶行为,常见的分析行为有抽烟饮水、进食聊天、使用手机、照顾小孩儿等。某专家指出,分心驾驶已成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A.一项统计表明,相对于酒驾、药驾、超速驾驶、疲劳驾驶等情形,我国由分心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比最高。

  B.驾驶人正常驾驶时反应速度为0.3-1秒,使用手机时反应时间则延迟3倍左右。

  C.开车时使用手机会导致驾驶人注意力下降20%,如果驾驶人边开车边发短信,则发生车祸的概率是其正常驾驶时的23倍。

  D.近来使用手机已成为我国驾驶人分心驾驶的主要表现形式,59%的人开车过程中开微信,31%的人玩自拍,36%的人刷微博、微信朋友圈。

  E.一项研究表明,在美国超过1/4的车祸是由驾驶人使用手机引起的。

  29.参考答案A.

  专家的观点:“分心驾驶已成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此题要抓住“罪魁祸首”这个关键词,“罪魁祸首”也就是说分心驾驶造成交通事故最多,A项指出“我国由分心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比最高”,加强了此观点。

  30-31题基于以下题干

  某工厂有一员工宿舍,住了甲、乙、丙、丁,戈、己、庚7人,每人毎周轮流值日一天,且 每天仅安排一人值日。他们值日的安棑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1)乙周二或者周六值日;

  (2)如果甲周一值日,那么丙周三值日且戊周五值日;

  (3)如果甲周一不值日.那么己周四值日且庚周五值日:

  (4)如果乙周二值日,那么己周六值日。

  30.根据以上条件,如果丙周日值班,則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周日值班

  (B)乙周六值班

  (C)丁周二值班

  (D)戊周二值班

  (E)己周五值

  30.参考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假言推理的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p或q”推理规则。题干翻译:

  (1)乙2或乙6;

  (2)甲1→(丙3且戊5);

  (3)¬甲1→(己4且庚5);

  (4)乙2→己6。由丙周日值日,结合(2)根据“否后否前”可得:¬甲1,再结合(3)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己4且庚5,由己4结合(4)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乙2,¬乙2,结合(1)根据或规则可得:乙6,即B为正确答案。

  31.如果庚周四值日,那么以下哪項一定为假?

  (A)甲周一值日。

  (B)乙周六值日。

  (C)丙周二值曰。

  (D)戊周日值日。

  (E)己周二值曰。

  31.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假言推理的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p或q推理原则。题干翻译:(1),乙2或乙6;(2),甲1推丙三或戊5;(3),-甲1(已4且庚5)(4)乙2推乙6。由庚周四值日,结合(3)根据否后必否前得出,甲1,由甲1结合(2)可得,丙3或戊5。有戊5周五值日,可知D一定为假。

  32-33

  32.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根据上述韩愈的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有的弟子必然不如师。

  B.有的弟子可能不如师。

  C.有的师不可能贤于弟子。

  D.有的弟子可能不贤于师。

  E.有的师可能不贤于弟子。

  32.参考答案E。

  本题考查模态推理。题干提到,“师不必贤于弟子”,结合模态推理规则:不必然=可能不,可得出 有的师可能不贤于弟子。因此,正确答案为E选项。

  3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在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活动指南,反映了从春到冬一年四季的气温、降水、物候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已知各节气的名称具有如下特点:

  (1)凡含“春”“夏”“秋”“冬”字的节气各属春、夏、秋、冬季;

  (2)凡含“雨”“露”“雪”字的气各属春、秋、冬季;

  (3)如果“清明”不在春季,则“霜降”不在秋季;

  (4)如果“雨水”在春季,则“霜降”在秋季。

  根据以上信息,如果从春至冬每季仅列两个节气,则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

  A.雨水、惊蛰、夏至、小暑、白露、霜降、大雪、冬至。

  B.惊蛰、春分、立夏、小满、白露、寒露、立冬、小雪。

  C.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立秋、寒露、小雪、大寒。

  D.立春、清明、立夏、夏至、立秋、寒露、小雪、大寒。

  E.立春、谷雨、清明、夏至、处暑、白露、立冬、小雪。

  33.参考答案E。

  根据(2)“雨”都在春季,说明“雨水”在春季,结合(4),根据肯前必肯后得到,“霜降”在秋季,再结合(3),根据否后必否前,得到“清明”在春季,而E选项“清明”是第三个,属于夏季,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正确答案为E选项。

  34.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所以,如果不想落后,就应该多磨刀。

  以下哪项与上述论证方式最为相似?

  A.妆未梳成不见客,不到火候不揭锅。所以,如果揭了锅,就应该是到了火候。

  B.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所以,如果想获胜,就应该兵精将勇。

  C.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所以,如果你想富,就应该让马多吃夜草。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如果你想做完人,就应该有真金。

  E.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年。所以,如果你不想空活百年,就应该立志。

  34.参考答案C

  题干结构:对于A:不B就C,对于D:不E就F。所以,如果不F,就B。

  选项C:对于A:不B就C,对于D:不E就F。所以,如果不F,就B。【把“不肥”看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即可。】

  选项A:(对于人)不B不C,(对于饭)不E就不F。所以,如果F,就E。

  其它选项基本无干扰。

  35.某市已开通运营1234号地铁线路。各条地铁线每一站运行加停靠所需时间均彼此相同。小张,小王,小李三人是同一单位的职工,单位附近有北口地铁站。某天早晨,三人同时都在长青站成一号线上来,但三人关于乘车路线的想法不尽相同,已知:

  (1)如果一号线拥挤,小张就坐2站转三号线,再坐3站到北口站。如果一号线不拥挤,小张就坐3站后转二号线,再坐4站到北口站。

  (2)只有1号线拥挤,小王才坐2站后转三号线,再坐3站到北口站。

  (3)如果一号线不拥挤,小李就坐4站后转四号线,坐3站之后再转三号线,坐1站到达北口站。

  (4)该天早晨地铁一号线不拥挤

  假定三人换乘及步行总时间相同,则以下哪项最可能与上述信息不一致?

  A.小王和小李同时到达单位。

  B.小张和小王同时到达单位。

  C.小王比小李先到达单位。

  D.小李比小张先到达单位。

  E.小张比小王先到达单位。

  35.参考答案D

  条件1张:如果…,就…;如果…,就…。

  条件2王:只有…,才…。

  条件3李:如果…,就…。

  条件4:一号线不拥挤

  由条件1和条件4可得:小张先坐一号线-3站,转2号线-4站,到达。即坐了7站,转乘一次。

  由条件3和条件4可得:小李先坐一号线-4站,转4号线-3站,再转3号线-1站,到达。即坐了8站,转乘两次。

  由于“各条地铁线每一站运行加停靠所需时间均彼此相同”且“换乘及步行总时间相同”,所以小李一定要比小张晚到单位。所以,选项D不可能为真。

  36.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某国30岁至45岁人群中,去医院治疗冠心病,骨质疏松等病症的人越来越多,而原来患有这些病症的大多是老年人。调研者由此认为,该国年轻人中“老年病”发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调研结论?

  A.由于国家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相比以往,该国民众更有条件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B.“老年人”的最低年龄比以前提高了,“老年病”的患者范围也有所变化。

  C.近年来,由于大量移民涌入,该国45岁以下年轻人的数量急剧增加。

  D.尽管冠心病、骨质疏松等病症是常见的“老年病”,老年人患的病未必都是“老年病”。

  E.近几十年,来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但健康老龄人口的比重在不断增大。

  36.参考答案C

  A,可以质疑,但不强烈排斥,即不排除发病率上升的可能。

  C,可以质疑,而且较为强烈,即分子分母同涨,比例未必增加。而且,从语言表述来看,题干是越来越多,而选项是“急剧增加”,即分母增长的速度高于分子的增长速度。

  37-38题基于以下题干

  37.张教授:利益并非只是物质利益,应该把信用、声誉、情感甚至某种喜好等都归入利益的范畴。根据这种“利益”的广义理解,如果每一个体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那么由这些个体组成的社会就是一个良善的社会。

  根据张教授的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如果一个社会不是良善的,那么其中肯定存在个体损害他人利益或自身利益需求没有尽可能得到满足的情况。

  B.尽可能满足每一个体的利益需求,就会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

  C.只有尽可能满足每一个体的利益需求,社会才可能是良善的。

  D.如果有些个体通过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那么社会就不是良善的。

  E.如果某些个体的利益需求没有尽可能得到满足,那么社会就不是良善的。

  37.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逆否等价,题干:如果个体不损害他人利益并且满足自身利益,那么社会是良善的,等价于:如果社会不是良善的,那么个体损害他人利益或者个体利益没有得到尽可能的满足。所以,答案为A项。

  38.某学期学校新开设4门课程:“《诗经》鉴赏” “老子研究”“唐诗鉴赏”“宋词选读”。李晓明、陈文静、赵珊珊和庄志达4人各选修了其中一门课程。已知:

  (1)他们4个选修的课程各不相同;

  (2)喜爱诗词的赵珊珊选修的是诗词类课程;

  (3)李晓明选修的不是“《诗经》鉴赏”就是“唐诗鉴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就能确定赵珊珊选修的是“宋词选读”?

  A.庄志达选修的不是“宋词选读”。

  B.庄志达选修的是“老子研究”。

  C.庄志达选修的不是“老子研究”。

  D.庄志达选修的是“《诗经》鉴赏”。

  E.庄志达选修的不是“《诗经》鉴赏”。

  38.参考答案D

  赵珊珊选的是诗词类的课程,诗词类课程包括诗经、唐诗和宋词,已知李晓明选的是诗经或唐诗,那么只有假设这两门课程都有人选,才能保证赵珊珊选的一定是宋词,所以答案为D项。

  39.我国中原地区,如果降水量比往年偏低,该地区的河流水位会下降,流速会减缓。这有利于河流中的水草生长,河流种的的水草总量通常也会随之而增加,不过,去年该地区在经历了一次极端干旱后,尽管该地区某河流的流速十分缓慢,但其中的水草总量并未随之而增加。只是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看似矛盾的现象?

  A.经过极端干旱之后,该河流中,以水草为食物的水生动物数量大量减少。

  B.河流流速减缓,其水温变化越小,这有利于水草的生长和繁殖。

  C.如果河中水草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周边其他物种的生存产生危害。

  D.该河流在经历了去年极端干旱之后干涸了一段时间,导致大量水生物死亡。

  E.我国中原地区多平原,海拔差异小,其地表水流速比较缓慢。

  39.参考答案D

  40-41题基于以下题干

  某海军部队有甲、乙、丙、丁、戊、己、庚 7 艘舰艇,拟组成两个编队出航,第一编队编列3艘舰艇,第二编队编列4艘舰艇,编列需满足以下条件:

  (1)航母己必须编列在第二编队:

  (2)戊和丙至多有一艘编列在第一编队:

  (3)甲和丙不在同一编队

  (4)如果乙编列在第一编队,则丁也必须编列在第一编队。

  40.如果甲在第二编队,则下列哪项中的舰艇一定也在第二编队?

  A.乙 B.丙

  C.丁 D.戊

  E.戌

  40.参考答案D

  已知甲在第2编队,结合条件3可得:丙在第1编队。

  再结合条件2,可得:戊不能在第1编队,则只能在第2编队。

  即,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1.如果丁和庚在同一编队,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在第一编队 B.乙在第一编队

  C.丙在第一编队 D.戊在第二编队

  E.庚在第二编队

  41.参考答案D

  由条件4可知,若丁在第2编队,则乙也在第2编队,加上庚,已经3艘了。

  而由条件3可知:甲、丙中还有一艘在第1编队。

  但第1编队只有3艘,矛盾了。

  所以,丁和庚只能在第1编队。

  结合条件3可知,第1编队的3艘 丁、庚和甲丙中的某艘。

  所以,乙和戊只能在第2编队。

  42.甲:读书最重要的目的是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乙:你只见其一,不见其二,读书最重要的是陶冶性情,提升境界,没有陶冶性情,提升境界,就不能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

  以下哪项与上述反驳方式最为相似?

  A.甲: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是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乙:你只见现象不见本质,文学创作的是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任何优秀文学作品都来源于火热的社会生活。

  B.甲:做人最重要的是要讲信用。

  乙:你说的不全面,做人最重要的是要遵纪守法,如果不遵纪守法,这就没法讲信用。

  C.甲:作为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最重要的是能得到广大观众喜爱。

  乙:你只见其表,不见其里。作为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是具有深刻寓意与艺术魅力的,没有寓意与艺术魅力,就不能成为优秀的电视剧。

  D.甲: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研究内容的创新。

  乙:你只见内容,不见方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只有实现研究方法的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研究内学的创新。

  E.甲:一年中最重要的季节是收获的秋天。

  乙:你只看结果,不问原因。一年中最重要的是播种的春天,没有春天的播种哪来秋天的收货?

  42.参考答案C。

  4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若要人不闻,除非己莫言,为这而享人不知,就而却人不闻,此获捕雀而掩目,盗钟而掩耳者。据上所述可得出以下哪项?

  A 若己不为,则人不知。

  B 若己不言,则人不闻。

  C若己者为,则人会知,若己言,则人会闻。

  D若能做到捕雀而掩目,则可为之而人不知。

  E 若能做盗钟而掩耳者,则方为之而人不闻。

  43.参考答案C。

  44.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卷烟生产国和消费国,但近年来政府通过出台禁烟令,提高卷烟清费税等一系列公共政策努力改变这一形象,一项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在 2014年国比上升2.4% 之后,中国卷烟消费是在2015年国比下降了24%.这是 1995年来首次下降,尽管20巧年中国卷烟消费里仍占全球的45% ,但这一下降对全球卷烟总消费里产生巨大影响,使其因此下降了2.1%,跟据以上信息,可得出以下哪项?

  A.2015年中国卷烟消费里恰好等于2013年。

  B.2015年中国卷烟消费里大于2013年。

  C.2015年世界其他国家卷烟消费里国比下降比率高于中国。

  D.2015年世界其他国家卷烟消费里国比下降比率低于中国。

  E.2015年发达国家卷烟消费里国比下降比离高于发展中国家。

  44.参考答案D。

  45.某校图书馆新购一批文科图书,为方便读者查阅,管理人员对这批图书在文科新书阅览室中的摆放位置作如下提示二

  教育

  (1)前3排书橱均放有哲学类新书

  (2)法学类新书都放在和5排书橱,这排书橱的左侧也放有经济类图书

  (3)管理类新书放在最后一排书橱。事实上所有的图书都按照上述提示放置,跟据提示,徐莉顺利找到了她想查阅的新书

  根据上述信息,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

  A.徐莉在第 2 排书橱中找到了哲学类新书

  B.徐莉在第 3 排书橱中找到了经济类新书

  C.徐莉在第 4 排书橱中找到了哲学类新书

  D.徐莉在第 6 排书橱中找到了法学类新书

  E.徐莉在第 7 排书橱中找到了哲学类新书

  45.参考答案D。

  46.次学术会议的主办方发出会议通知,只有论文通过审核才能收到会议主办方发出的邀请函,本次会议只欢迎持有主办方邀请函的科研院所的学者参加。

  根据以上通知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本次学术会议不欢迎论文没有通过审核的学者参加。

  B.毕业论文通过审核的学者都可以参加本次学术会议。

  C.论文通过审核并持有主办方邀请函的学者,本次学术会议都欢迎其参加。

  D.有些论文通过审核但未持有主办方邀请函的学者,本次学术会议欢迎其参加。

  E.论文通过审核的学者有些不能参加本次学术会议。

  46.参考答案A。

  47-48题基于以下题干:

  一江南园林拟建松、竹、梅、兰、菊五个园子。该园林拟设东南北三个门,分别位于其中的三个园子。这五个园子的布局满足如下条件:

  (1)如果东门位于松园和菊园,那么南门不位于竹园。

  (2)如果南门不位于竹园,那么北门不位于兰园。

  (3)如果菊园在园林的中心,那么它与兰园不相邻。

  (4)兰园与菊园相邻,中间连着一座美丽的廊桥。

  47.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兰园不在园林的中心

  B.菊园不在园林的中心

  C.兰园在园林的中心

  D.菊园在园林的中心

  E.梅园不在园林的中心

  47.参考答案B。

  48.如果北门位于兰园,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南门位于菊园。

  B.东门位于竹园。

  C.东门位于梅园。

  D.东门位于松园。

  E.南门位于梅园。

  48.参考答案C。

  49.有研究发现,冬季在公路上撒盐除冰,会让本来成为雌性的青蛙成为雄性,这是因为这些路盐中的钠元素会影响青蛙受体细胞,并改变原可能成为雌性青蛙的性别。有专家据此认为这会导致相关区域青蛙数量的下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A.大量的路盐流入池塘,可能会给其他水生物造成危害,破坏青蛙的食物链。

  B.如果一个物种以雌性为主,该物种的个体数量就可能受到影响。

  C.在许在多个盐含量不同的水池中饲养青蛙。随着水池中盐含量的增加雌性激素蛙的数量不.断减少。

  D.如果每年冬季在公路上撒很多盐。盐水流入池塘就会影响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E.雌雄比例会影响一个动物种群群的规模私,雌性数量的充足对物种的繁衍生息至关重要。

  49.参考答案E。

  50.最终审定的项目或者意义重大或者关注度高,凡是意义重大的项目均涉及民生问题,但是有些最终审定的项目并不涉及民生问题。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意义重大的项目比较容易引起关注

  B.有些项目意义重大但是关注度不高

  C.涉及民生问题的项目有些沒有引起关注

  D.有些项目尽管关注度高但并非意义重大。

  E.有些不涉及民生问题的项目意义也非常重大

  50.参考答案D.

  题干条件:

  ①审定的项目:意义重大∨关注度高

  ②意义重大→涉及民生

  ③有些审定的项目→不涉及民生

  整理①②③可得:有些审定的项目→不涉及民生→不意义重大→关注度高

  所以,D项“有些项目尽管关注度高但并非意义重大”正确。

  51.甲:知难行易,知然后行。

  乙:不对,知易行难,行然后知。

  以下哪项与上述对话方式最为相似?

  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乙:不对,知人者易,知己者难。

  B.甲:不破不立,先破后立。

  乙:不立不破,先立后破。

  C.甲:想想容易做起来难,做比想要更重要。

  乙:不对,想到就能做到,想比做更重要。

  D.甲:批评他人易,批评自己难;先批评他人后批评自己。

  乙:不对,批评自己易,批评他人难;先批评自己后批评他人。

  E.甲:做人难做事易,先做人再做事。

  乙:不对,做人易做事难,先做事再做人。

  51.参考答案E

  52.所有值得拥有专利的产品或设计方案都是创新,但并不是每一种创新都值得拥有专利,所有的模仿都不是创新,但并非每一个模仿者都应该受到惩罚。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

  A.有些值得拥有专利的创新产品并没有申请专利。

  B.有些创新者可能受到惩罚。

  C.有些值得拥有专利的产品是模仿。

  D.没有模仿值得拥有专利。

  E.所有的模仿者都受到了惩罚。

  52.参考答案C

  53.某国你在甲、乙、丙、丁、戊、己6种农作物而进口几种,用于该国庞大的动物饲料产业,考虑到一些农作物可能会有违禁成分,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互补或可替代因素。该国对进口这些农作物有如下要求:

  (1)他们当中不含违禁成分的都进口。

  (2)如果甲或乙有违禁成分,就进口戊和己。

  (3)如果丙含有违禁成分,那么丁就不进口了;如果进口戊,就进口乙和丁。

  (4)如果不进口丁,就进口丙;如果进口丙,就不进口丁。

  根据上述要求以下哪项所列的农作物是该国可以进口的?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戊、己

  D.甲、丁、己

  E.丙、戊、己

  53.参考答案A。

  54-55题基于以下题干:

  某校四位女生陈琳、张芳、王玉、杨虹与四位男生范勇、吕伟、赵虎、李龙进行中国象棋比赛。他们被安排在四张桌上,每桌一男一女对弈,四张桌从左到右分别记为1、2、3、4号,每对选物需要进行四局比赛,比赛规定:选手每胜一局得2分,和一局得1分,负一局得0分。前三局结束时,按分差大小排列,四对选手的总积分分别是6:0、5:1、4:2、3:3。

  已知:张芳跟吕伟对弈,杨虹在4号桌比赛,王玉的比赛桌在李龙比赛桌的右边:

  (2)1号桌的比赛至少有一局是和局,4号桌双方的总积分不是4:2;

  (3) 赵虎前三局总积分并不领先他的对手,他们也没有下成过和局:

  (4) 李龙已经连输三局,范勇在前三局总积分上领先他的对手。

  54.根据上述信息,前三局比赛结束时谁的总积分最高?

  (A)杨虹。 (B)施琳。

  (C)范勇。 (D)王玉。

  (E)张芳。

  54.参考答案B.

  ①由题干信息“四对选手的总积分分别是6:0、5:1、4:2、3:3可知,总积分最高的是得6分的选手。

  ②由条件(4)李龙已连输三局可知,李龙得分为0,则其对手得分为6.

  ③由条件(1)张芳和吕伟对弈,杨虹在4号桌,王玉的比赛桌在李龙的右边,结合题干信息“四桌的顺序从左到右一次为1、2、3、4”可得,李龙的对手不是张芳、杨虹和王玉,只能是施琳。

  综上,得出总积分最高的是施琳,选B项。

  55.如果下列有位选手前三局均与对手下成和局。那么他(她)是谁?

  (A)施琳。 (B)杨虹。

  (C)张芳。 (D)范勇。

  (E)王玉。

  55.参考答案C

  56、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哈佛大学教授本杰名·史华普,在20世纪末指出,开始席卷一切的物质主义潮流将极大冲击人类社会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首先,按照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精神是物质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因此,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

  其次,后物质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基本物质生活条件一旦得到满足后,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非物质生活,物质生活丰裕的人,往往会更重视精神生活,追求社会公平、个人尊严等。

  还有,最近一项对高校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6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可以丰富精神生活,22%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没什么关系,只有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的丰富反而会降低精神追求。

  总之,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发展。担心物质生活的丰富会冲击人类精神世界,只是杞人忧天罢了。

  【参考答案】

  上述题干在推理及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多逻辑漏洞,至少包括如下要点:

  【1】“物质丰富”不等于“物质主义潮流”的兴盛,作者有偷换概念之嫌。“物质丰富”多指在社会生产生活要素方面的日益丰盈,而“物质主义潮流”则多指在一定地域、时间内盛行的思想潮流,两者不可一概而论。

  【2】物质的丰富未必“只会”“充实”精神世界,倘若处理不当,也极有可能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3】物质的丰富未必“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作者论断过于绝对。精神世界的空虚与否还需综合衡量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正确态度、认知程度、处理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4】即便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也未必会将个人的注意力转移到非物质生活,注意力的侧重倾向本就是因人而异的特征。

  【5】物质生活丰裕之人不必然更加重视精神生活乃至对社会公平、个人尊严等方面的追求。是否重视或追求上述问题更多地取决于每个人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际遇、兴趣焦点、关注热度等多元要素。

  【6】关于此次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抽样范围、调查方式、样本数量等关键性信息均不明确,实属样本偏差,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论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7】调查中仅以大学生为对象也不足以充分代表所有社会成员的真实态度,推论难免以偏概全。

  【8】由“物质决定意识”直接推出“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实属不当类推。前者为哲学问题,后者为社会问题,两者分属不同层面,不可直接类推。

  其余逻辑问题,只要属于题干论证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且能言之有理,均为正确。

  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有人说,机器人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做那些人类做不了的事情,而不是替代人类。技术变革会夺取一些人低端繁琐的工作岗位,最终也会创造更高端更人性化的工作机会。例如,铁路的出现抢去了很多挑夫的工作,但也增加了千百万的铁路工人。人工智能是一种技术变革,人工智能也将会促进未来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人则不以为然。

  【参考答案】

  今年的论说文考查本质延续了去年的基本形式,即:材料立意+观点分析。给出一段材料,讨论主题为“人工智能”,并且同时包含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前者将其视为技术变革,持积极态度;后者则不以为然,持否定态度。

  (一)首先,我们对此需要明确站位,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鉴于目前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考虑到大势所趋,综合理性分析可知:应对人工智能持积极观点、支持态度,当然,我们也要理性分析,谨慎对待,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其次,思考文章核心立意。为何要持积极态度?支持的根本理由是什么?大家不要忽略材料中给予的关键信息,比如:“创造更高端更人性化的工作机会”,“增加了千百万的铁路工人”,“是一种技术变革”,“将会促进未来人类的生产生活”等等,这些都是出题人在给大家明确的指向!

  综上,我们的立意要点即:人工智能符合科技变革本质,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对人类进步利大于弊。

  (三)最后,构思题纲展开行文。文章的结构设计可以有多样化特色,为大家提供一种思路,供大家参考。

  第1段:首段——引入观点;

  第2段:过渡段——下定义;这一段可以简谈“人工智能”的正确理解。

  第3段:分论点1——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比如:自动电话客服、语音识别技术、自然语言生成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苹果Siri聊天查询应用等,此段都可结合分析。

  第4段:分论点2——人工智能可以创新科技,推动发展;须知,时代的主流是发展,发展的关键在创新,创新的手段是变革。此段可以正反结合论证,力度更强。

  第5段:分论点3——对人工智能还须理性对待;正如著名的阿尔法狗,它依靠出色的预测、适应等综合能力,先后打败了世界围棋高手李世石和柯洁,由此引发众人对人工智能的极大恐慌。这一点我们不容忽视,但也不可因噎废食。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认知,合理发展人工智能。与人类相比,机器欠缺了最重要的原创力和情感性,所以它只是人类的最佳助手,而非完全取代人类的存在。我们应该更为科学地应用人工智能,让它更好地服务人类,推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

  第6段:尾段——总结首尾。
 

(跨考管综教研室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考研初试已经开始,跨考网将会为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带来各科考研真题,并会聘请跨考教研室老师在每场公共课考试过后及时为大家带来考题解析,请大家及时关注跨考考研出品的2018年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专题,所有新鲜信息全部汇聚于此!传送门:
    2018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8年考研真题及解析
公共课真题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真题答案解析 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
考研管综真题及解析 考研数学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真题及答案 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西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历史学真题与答案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