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数学备考全程详细规划

最后更新时间:2015-02-11 09:51:29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2016考研数学

  考研的成功=坚持+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即将面临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小编就抛砖引玉,将2016考研数学复习的具体备考计划整理分享如下,以供准备考研的同学们作参考。

  考研数学总分150分,数学学习过程必须非常连续,不能一连三天以上数学完全不看。

  数学学科特点:1)注重基础,考研数学来讲共有600左右的知识点(针对数一),每种知识点平均有3.2种题型。2)注重高质量的考点训练与题型总结,而每种题型训练2-3道题左右就可以掌握该题型所对应的知识点。所以一般要做6000道质量高的题。

  数学的最佳学习计划分为四个关键逐层阶梯式阶段,8大学习步骤。

  一阶基础,全面复习(6月份以前) 考点法

  1、掌握数学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考研数学命题过程中,所有命题专家只参考三本书:同济大学《高等数学》,清华大学《线性代数》和浙江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本质上说,考研数学真题全部都是这三本书上的例题和习题的高级组合而已,这三本教材所包含的题型就是构成所有真题的元素题型。所以我们这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就是吃透所有基本题型,有效培育考研数学的基础。三本基本教材共有4000多道题,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全部做完,在这一阶段,我们只需完成两项任务:

  将基本教材对应考研大纲的全部知识点进行2轮理解和记忆。

  将基本教材中覆盖相关题型的500多道题认真做完练熟。

  2、培育考研数学的基础能力

  当基础形成之后,我们就具备了数学的基础能力,但对于考研,基础能力的强度远远不够,方向也和考研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必须结合三基要求:针对考研大纲中的掌握级重要知识点,进行加强理解与记忆。并完成500至600道典型中低难度习题的训练。

  复习建议:这一阶段主要的焦点要集中精力把教材好好地梳理,要至始至终不留死角和空白,把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全面复习,另外按章节顺序完成教材的练习题,通过练习检验你是否真正地把教材的内容掌握了。建议每天学习新内容前要复习前面的内容,因为教材的编写是环环相扣,易难递进的编排,所以我们也要按照规律来复习,经过必要的重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视基础,长期积累;基础阶段重视纵向学习(考点学习法),夯实知识点。

  二阶强化 熟悉题型(7月-10月) 题型法

  3、培育考研数学的解题能力

  这个时候,我们大致可以解决40%左右的中低难度考研题,但为了能全面应对各种难度考研题,我们必须形成考研数学相关考查题型。

  复习建议:本阶段是巩固一阶学习成果,完成700道左右的中高难度习题2轮训练,提高解题的熟练度与速度。

  本阶段会参加强化班学习,根据老师课堂讲义认真研读,举一反三。因为老师教学的例题经过筛选、归纳,可以说会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在学习过程中对重点、难点要做好记号,适当的做些笔记,便于下一轮复习。9-10月份结合真题进行专项训练。对考试重点题型和自己薄弱的内容进行攻坚复习,达到全面掌握,不留空白和软肋。让训练达到真题难度。

  三阶模考 查缺补漏(11月-12月15号)

  进行高强度(高于考试强度)的冲刺题训练,进入考试状态,达到考试要求,完成400道考研难度题+10套优质模拟题连续训练和分析总结。

  四阶点睛 保持状态(12月15日-考试)

  强化错题本、考前重点题型,应考技巧训练,保持状态。并针对当年最高概率的可能考点进行深度学习。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