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考研政治史纲预测考点冲刺背诵材料

最后更新时间:2015-12-04 11:04:29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二)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三民主义学说

辛亥革命时期—旧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但是,民族主义一方面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另一方面放松了汉族封建势力。

(2)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难以得到真正保证。

(3)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但是,“平均地权”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国民革命时期——新三民主义

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将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2)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辩论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三)辛亥革命的成功

1.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

2.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清帝被迫退位。

3.南京临时政府: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四)辛亥革命的失败

1.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2.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2)客观原因: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3)主观原因: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表现在: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历史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关于16年考研政治史纲预测考点冲刺背诵材料就为大家整理到这里,祝大家考试马到成功!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