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政治:史纲—社改探索改革复习基础知识

最后更新时间:2017-10-16 11:34:46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距离18年考研时间越来越近,相信经过几轮的复习,各位考生对各科目的知识掌握的差不多了。跨考网考研小编提醒大家:考研政治是必考的公共课科目之一,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对政治进行复习,对于考研政治:史纲—社改探索改革复习基础知识做了如下整理:

  2018考研政治复习基础知识:史纲—社会主义革命,探索和改革开放

  第三部分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

  改革开放时期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我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二、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二是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1950年6月召开了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会议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会议制订了党在建国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而应该集中力量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953年12月,“一化三改”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它以“一化”即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以“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一化”为“三改”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三改”为“一化”创造必要的条件,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四、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性质。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

  手工业的合作化,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进行的。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来实现的。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从1953年到1955年夏,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的阶段。从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是实行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有两种,即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在个别企业公私合营时,企业的利润分配实行“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1956年底,我国实现了对整个民族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二、中共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明确指出,今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第二,总结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重申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主要内容有: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毛泽东指出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科学分析。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五、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一面奉行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一边倒”政策,争取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支持;一面发展同西方国家的民间外交,实现了以民(间)促官(方),以经(济)促政(治)。

  1971年10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争取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一支中坚力量。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上海联合公报。同年9月,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二、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三、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明确地回答了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第三,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

  第四,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第五,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小编说:有事没事考个研,现在投资自己,10年之后就不会挣扎在5k左右的工资,不会被训练的为不到1k的调薪就觉得应该欢呼,不会看着年轻人如何时间自主的文章而兴叹,也不会将出国游的计划一再被搁置...没有出社会的人总觉得工作很容易,月薪过万就是应该,可骨感的现实告诉你,高学历的人往往更容易更快的实现月薪过万!!改变,就从你加入秋季集训营开始!
2018考研大纲发布 新增考点名师解读    取经明星学长 预约免费试听
秋季提升需注意
重点关注 金九银十 精准择校 读懂院校招简,复习不跑偏
秋季集训火热招募中 考研名师带着走 视频免费666
2018考研知识“秋季提升”大作战 不得不知的考研大纲解读 2018年考研报名注意事项问答专栏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