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基础备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最后更新时间:2015-02-05 11:33:07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2016考研政治基础备考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到”的外交方针。

  1953 年12 月,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国家之间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这就是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国家主权平等为精髓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新的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外交思想。20 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调整了“一条线”战略,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不支持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赋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内容;中国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强调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005 年9 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 周年首脑会议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并发表以下几点意见。第一,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第四,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理念和目标的提出,从根本上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今后走向的普遍关切,从根本上回击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从根本上回答了人类希望有一个怎样的世界,以及怎样构筑这样的世界这些中国和国际社会所共同面对的重大命题。

  2016年政治备战群:201031149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