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备考方法

最后更新时间:2017-05-31 14:04:09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一门重要的科目之一,它兼有历史学和政治学两门学科的特点,所以它既以丰富的历史史实为基础,又突出考研政治的强理论性和政治性,这就决定了对其考查方式的多样性,为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考试,针对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备考总结几点学习方法。

  一、宏观把握,理清思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内容上来说:主要讲述中国近现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这段历史;从时间段上来说,主要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的这段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它包括两大部分,即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其中,1840-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部分(1至7章),主要讲述列强侵华、中国人民反抗内外压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近代史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部分,即旧民主主义革命(1至3章)和新民主主义革命(4至7章)。中国现代史部分(8至10章)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史,主要讲述关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

  二、重视基础知识,做题落实巩固

  史纲这门课所包括的基础知识点很多,关于时间的、事件的等这种类型的知识点就非常零碎,但却又是考试查考的要点,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这基础知识的总结和记忆,按照大纲的要求,把所有要考的基础知识点和重要的时间、事件熟记于心,要通过做题检验复习效果,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记忆,这部分应多些做选择题目。而针对重大事件,特别是有纪念意义的重大事件,建议考生把关于这些事件的相关问题总结到一起,应对主观题。

  叁、时间、事件为轴,总结相通知识点

  史纲这部分所涉及的时间和事件比较多,可以按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某种关联串起来,放到一起记。比如,关于中国共产党开的几次比较重要的大会:中共一大、二大、叁大、八大、十二大、十叁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八七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叁中全会”等,关于这些会议需要掌握它们开的时间、内容、主要贡献、意义等,把这些相关的知识点放在一起,有条理的整理。

  学习期间我会把主要资料总结,下发我的公众号,如下图所示:

  四、史实为基础,史论相结合

  史纲这门课很容易与现实实际相结合来考察,尤其是形势与政策和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同时,要把本门课与《毛中特》整合起来进行复习,前者是“史”,后者是“论”,前者的复习要在史与论的结合(主要是历史意义,经验教训等)上下功夫,单纯的“论”可以略看。

  五、突出重点,抓住字眼

  突出重点应对分析题,全面复习应对选择题。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包含“第一次”、“第一个”、“关键”、“首要”、“根本”以及“特点”等字眼的内容。

  2018的小伙伴,听说这四海八荒能困住你的不是法术,而是毫无头绪的考研复习!来跨考理顺考研复习知识,了解目标专业目标院校详情,制定合理复习计划,免费试学,免费送讲义,让你感受专业名师的辅导,专职班主任的督促,以梦想的名义,实现心中所愿!

领取2018考研全年集训好礼    报名参加免费试学营
感恩季给你最有料的
重点关注 名师原创精品复习资料 读懂院校招简,复习不跑偏
暑期集训火热招募中 免 费在线考研视频
2018考研知识“养肥”计划 2018考研时间安排 优质择校方案,考研不将就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