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政治选择题强化练习(1)

最后更新时间:2014-09-02 17:13:09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进入九月份,考生们的备考越来越紧张,大家开始集中的分析,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题海战术也该实行了,但是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总结与归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选择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练习,帮助大家巩固强化所学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古人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 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 人可以得于长处,也可以失于长处

  D. 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表明( )

  A. 人只能认识自己周边的具体事物

  B.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C. 人们无法达到对自然界最终的真理性的认识

  D. 人的认识能力无法达到对绝对真理的把握

  3.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在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曾受到过致命的批判和打击,唯独在历史观方面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唯物史观的创立最终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其根本的原因是唯物史观承认( )

  A. 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D. 社会历史规律是可知的

  4.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解决要通过( )

  A. 商品交换的实现

  B. 抽象劳动转化为具体劳动

  C. 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

  5.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指( )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建设

  6. 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四项基本原则

  D.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 )

  A. 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B. 兼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C. 兼有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

  D. 兼有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使命

  8.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 )

  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C.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D.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9. 下列著作主要介绍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并开创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的是( )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警世钟》

  10.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主张( )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改革本国教育制度

  C.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D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同一性原理。

  【答案解析】善于游泳的人也可能溺水,善于骑术的人也有坠马的可能,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相互转化。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D。选项B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即现象和本质的关系,选项A是矛盾不平衡性原理的阐述。均不符题意。

  2.【参考答案】B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相对性。

  【答案解析】列宁在这里论述的是真理的相对性,揭示了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但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亦即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选项ACD的说法均否定真理具有绝对性,因而是错误的说法。

  3.【参考答案】B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依据。

  【答案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的哲学派别,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没有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们都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也不能理解社会的本质,不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从而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4. 【参考答案】 A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两因素。

  【答案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时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而同时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矛盾要通过商品的交换得以解决,通过交换,商品的抽象劳动转化为具体劳动,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选项BCD的矛盾都要通过商品交换的实现得以解决。

  5. 【参考答案】B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道路的基本思想。

  【答案解析】A选项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党的三大法宝,不符合题意;B选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为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思想,符合题意;C选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方面,不符合题意;D选项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建设为干扰项,故应排除ACD选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6. 【参考答案】C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答案解析】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选项A是我国的国体;选项B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选项D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所以,选项C是正确答案。

  7. 【参考答案】A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选项BCD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同点。所以选项A是正确答案。

  8. 【参考答案】B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

  【答案解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总体思路;做出了“加快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工作布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可见选项D属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工作布局的内容。所以选项B是正确答案。

  9. 【参考答案】 B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海国图志》及其影响。

  【答案解析】选项A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方案;选项C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选项D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著作;三项都不符合“历史地理”的题干要求,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10.【参考答案】C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派和维新派的区别。

  【答案解析】A选项属于二者都采用的先进技术;B选项属于二者都主张学习的西学;D选项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的选择题强化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祝大家能够取得好成绩!

    点击查看跨考教育2015年考研大纲解析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