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答案解析

最后更新时间:2015-12-23 12:16:21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二、多项选择题

9. 【答案】B。

【考点】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物——李大钊。

【解析】十月革命以后,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正确答案是B。

10. 【答案】B。

【考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解析】从1956年初开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故B项正确。虽然毛泽东讲过:“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但后来发生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错误,说明当时还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这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可直接排除。

11. 【答案】B。

【考点】道德的功能和锤炼个人品德。

【解析】本题通过爱因斯坦说过的一段话,考查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成才目标的理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语出荀子,是倡导人们在诸如道德实践中加强修养,注重在完善自身的行为中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语出孔子,是讲礼是人的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人们应当懂得以礼待人、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是非之心,智也”,语出孟子,智即智慧,孟子认为智是判断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语出司马光,指出以“德”帅“才”,才能保证“才”的发挥。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2. 【答案】C。

【考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解析】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其中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的自强不息,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所以本题答案为C。

13. 【答案】B。

【考点】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解析】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在公民道德规范中提出“诚信”,职业道德也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是因为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规则,诚实守信既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又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因此,公民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反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4.【答案】A。

【考点】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点。

【解析】记忆题。A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为本题的正确答案。B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我国民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C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平正义观念的基本内容,即立法公开、执法公开、实体公开和程序公开。D涉及的知识点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中的相关内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15.【答案】D。

【考点】时政·西藏节日。

【解析】2009年3月28日,来自西藏各族各界的13280名代表身着节日盛装,在布达拉宫广场上隆重纪念首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上午10时,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庆祝大会举行,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主持会议,来自各界的代表先后登台发言。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6.【答案】D。

【考点】时政·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匹兹堡峰会。

【解析】2009年9月2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上发表题为《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重要讲话。其中指出:“当前国际社会十分关注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失衡既表现为部分国家储蓄消费失衡、贸易收支失衡,更表现为世界财富分配失衡、资源拥有和消耗失衡、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导致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转移、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也同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各国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从根本上看失衡根源是南北发展严重不平衡。”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7. 【答案】ACD。

【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人的意识和语言是不可分的,本题通过一本小字典一些词条释义的变化考查我们对意识本质的理解。首先,从起源上看,意识在本质上是社会的,意识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Ⅰ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意识的社会性,既表现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也表现在意识必须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固定下来、表达出去,以在人们之间进行思想交流。《新华字典》以及其他各种字典的发行并一版再版,就是借助语言中的一种形式——纸质文字进行文化传承和思想交流。其次,从内容上看,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Ⅰ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就此而论,字典中所有语词的含义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其内容来自人们的实际生活,是生活决定意识进而规定词语。第三,从变化上看,意识具有历史性,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新华字典》的4个版本,对一些词条的增删以及对同一个字的释义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

18.【答案】CD。

【考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解析】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科学技术革命主要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经济发展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故A项错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是经济制度的变革导致的社会制度的变革,故B项错误。C项体现了科学技术产生的必然性,一个新事物之所以能够产生,原因都是社会实践有了这种需要。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即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D。

19.【答案】ACD。

【考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实质。

【解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20. 【答案】BCD。

【考点】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解析】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总体规律是不会改变的,更不会因为个别国家而改变。“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但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有相异之处的,社会规律是人有意识的能动活动,自然规律是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所以,正确答案是BCD。

21. 【答案】ABC。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解析】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具体化。因此A正确。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并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因此B正确。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还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不能机械套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同样,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因此C正确、D错误。本题答案为ABC。

22.【答案】ABD。

【考点】过渡时期总路线。

【解析】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又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但总的方向是促进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逐步确立我国现代化(也即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不断限制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为“三大”改造创设条件,因此AB正确。我国真正的工业化建设是从1953年开始,黄金时期是其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因此C错误。到1952年,经过三年的过渡,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已经完成,政治、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新的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社会主义改造步骤的新认识,党中央和毛泽东原来关于转变的设想发生了部分变化。毛泽东认为,制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任务,现在是适时的和必要的了。因此D正确。

23. 【答案】ABCD。

【考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所以选项ABCD正确。

24. 【答案】BCD。

【考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解析】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所以BCD为正确答案。

25.【答案】ACD。

【考点】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解析】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中国人民最需要、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中国人民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江泽民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可见选项B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原因而不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所以ACD为正确答案。

26. 【答案】ABD。

【考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解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发展近代企业,故A正确;洋务派官僚主张对外“和戎”,兴办企业一切依赖外国,故B正确;洋务运动的失败不是由于资金人才的匮乏,而是上层地主阶级的垄断和对人才的压制,C错误;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也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一个原因,D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27. 【答案】ABCD。

【考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根据。

【解析】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没有通过和平方式争得民主的条件。A正确。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将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为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奠定基础。B正确。

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但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到敌人统治力量最薄弱的农村去,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C正确。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又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相互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D正确。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28. 【答案】ABD。

【考点】中国共产党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原则。

【解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原则是: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因此,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巩固统一战线,争取更多的人参加抗日,采取的方针和原则有:又联合又斗争,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以及同顽固派的斗争,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因此,ABD正确。

29. 【答案】ACD。

【考点】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

【解析】由于国民党政府独裁专制和官员的腐败,使之成为了第二条战线反抗的对象,故A正确;第二条战线是为了争取和平、实现民主而开展的反抗运动,与国民党反动政府军事上的胜利与失败无关,主要在于国民党失去了民心,故B错误;国民党内战政策违背了人民的和平意愿,故第二条战线的反抗斗争是必然的,故C正确;国统区生产萎缩,失业人数增加,经济危机严重,是第二条战线形成、人们实行自救(救国救民救自己)的另一大原因,故D正确。因此,答案为ACD。

30. 【答案】ABCD。

【考点】爱国主义。

【解析】科学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A正确;个人的理想如果离开国家和民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个人的理想要与国家的命运、民族命运相结合,B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集中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C正确;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一种思想,更是一种行动,所以D也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BCD。

31.【答案】BD。

【考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基本内容。

【解析】政治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因此BD为正确答案。A“人身自由权”与C“宗教信仰自由”也都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与题意不符。

32. 【答案】ABCD。

【考点】时政·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解析】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出了部署,其中除了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外,还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故本题答案为ABCD。

33. 【答案】ABC。

【考点】时政·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

【解析】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于2009年8月15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双方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历时7年之久的自贸区主要谈判任务已经完成,该协议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确保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于2010年全面建成;第二,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第三,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因此,答案为ABC。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