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8-2155(招生)
微博 微信 空间

前言:
    新学期即将开始,一批刚刚升入大四的学生开始面临人生的又一个选择,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就业? 或者干脆创业?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这其中应该如何选择,这是目前许多大学生和家长正在关注的问题。
    本期邀请到跨考教育CEO张爱志先生为嘉宾,为广大学子献言献策。请广大网友踊跃发言,并留下您对他的“大牌印象”。

[人民网]专访CEO:

大学毕业生创业勿打无准备之仗

现在正是一个好的创业时机,张爱志说,传统行业与新兴的互联网行业的结合点创造了很多创业机会。特别是就现在的年轻人而言,他们不但更熟悉互联网,时代背景更为他们提供了快速成功的可能性。张爱志告诫毕业生不要仓促创业。第一要做好能力上的准备。第二要确保资源、人脉、甚至财力等方面的 支持。他建议学生多去实习,多参与同学之间一些小型的创业,不断发现并弥补自己身上的不足。待自身能力提升,同时获得好的项目、团队的时候,创业成功概率可大大提升。另外,应该在团队上多花时间,而不是拼凑。最好选能力差距不大的伙伴,合伙人的性格最好要互补,或专业知识互补。

[主持人]:我们先来说说考研和考公,这可谓是现在最热门的考试,从今年的就业形势来看本科生正在经历了复习艰辛抉择的痛苦。张总您回答一下研究生是真的好就业吗?公务员真的是铁饭碗吗?

张爱志:这个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是不一定的,不一定所有的研究生就好就业,目前研究生的就业率只比本科生稍微高一些,也不一定是公务员就是铁饭碗,公务员这种考核机制之后,有相应配套的淘汰机制两者我们要客观去看待。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比如在某个专业上读研究生,这个专业需要深靠读一个研究生,就业的待遇和就业的广度比本科就业要好很多,对于公务员也是一样的,公务员将来想从政想在这一块做发展,可以投入到里面去。

[主持人]:有很多学生两个都想考,又怕考不上,错过了招聘期,找不到工作,那么先考研,还是 考公务员,还是直接就业,还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张爱志:这里面要分两批人群去看待,第一批对于大部分的学生,如果不着急就业的学生来说,然后想他有 一个比较中长期的职业规划,比如说家里面经济条件还可以的学生来说,我的建议应该是先考研,然后就 考虑就业和考公务员,毕竟考了公务员之后,或者就业之后,很多在未来有很长的职业规划的人来讲,他们 未来还会面临在工作或者在公务员单位还要再考研,那个时候的考研其实已经失去了大四考研的优势,那个 时候没有学习的环境,已经工作过一段时间基础也不是很少,这是一种。 第二种,对于一些人来讲,如果他将来觉得希望公务员是一个稳定,也不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或者是 就业希望一个相对安稳的工作,不需要有大的的发展,或者直接就业或者考公务员,这样相对平稳,未来也 不用考研究生。凡是将来要再读一个研究生,再来学历深造的就业和公务员,最好是早期先读,然后再去发展 那样会好一些。

[主持人]:麦可斯最近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就业是很多人读研的第一目的,您作为考研规划专家和人生规划 专家,同时你又是北航的研究生,可以说是一个过来,你当初考研的动机是什么,当初的目标和您 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关联?

张爱志:我当初考研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很好的就业,后来我创业了,所以我是相当于本科考研究生的时候,我换了一个专业,从环境工程到土木工程,后面到了自己创业之后,干的是教育行业,我一直不务正业,当时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就业。

[人民网]专访CEO:

学生考研不应轻易换专业

张爱志说,有一部分学生不期望有更好的发展,愿意考上公务员得到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未来也不用考研究生,这样的学生可以直接考公务员。凡是将来打算再读研究生,进行学历深造的学生,最好是早期先读,然后再去发展事业会好一些,因为很多人工作以后还需要再考研,但是工作期间没有学习环境,已经失去了大四考研的优势。 张爱志表示,目前研究生的就业率只比本科生稍微高一些,公务员也不一定就是铁饭碗。张爱志建议,不着急就业的学生,应该有中长期的职业规划,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先考研,然后再考虑就业或者考公务员。比如读某个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就业的待遇和就业的广度比本科就业要好很多。 谈到该不该跨专业考研,张爱志首先不建议学生轻易换专业。但是,原专业就业形势不好,跟自己的目标背道而驰,或对其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考虑更换专业考研。另外,选择专业要结合自己的未来规划,切勿盲从。所选专业应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或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

[主持人]:如果准备考研就会出现一种比较纠结的状况,就是说跨专业考研,在选择专业方面有很多学生对于本专业学习不满意,希望跨专业考研。他们面临一个问题是,跨专业应该如何选择专业的问题,您能不能告诉这些跨专业的考生,他们应该如何选择专业,如何得到一个更确切,更具体的专业信息,对选择专业有什么样的判断标准?

张爱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当初从我自己考研的时候,我也面临着纠结,我也想换专业和学校,到后来做跨考教育的同时,也面对着这样的学生,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我的建议有两条,我们很多跨专业的学生,第一不要轻易换专业,除非是对原来的专业就业形势不好,跟自己的目标有背道而驰,或者极其不感兴趣,或者未来不合适,所以我的观点第一不要轻易跨专业,但是要换学校,换环境来开阔自己的视野。第二,如果想换专业,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目的,大部分的人换专业的时候,是看别人怎么做的,然后自己怎么做。我的观点最重要的更多结合未来你的就业目标,你想在这个领域,想在金融领域干出一番天地来,你本科学的数学,跨到金融领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你本科生学数学,研究生也学数学,你的视野偏窄。本科的时候你读工科,研究生的你读文科,这个时候要换专业,主要是结合自己换专业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或者更好的未来,要结合自己的出发点。

[主持人]:有很多跨专业的学生有一些顾虑,毕竟比本专业的学生少上四年课,但是在跨专业的时候特别没有信心,您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跨专业的学生如何扬长避短?

张爱志:我觉得有些专业是不容易跨的,比如像医学,护理等,还包括工科里面的机械,如果学文科的学生跨了机械和医学专业,这种劣势是非常大的,而且人家读了四年,你读了三年去弥补,我不建议去跨这种专业,选择目标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这是第一。第二,在换专业的时候,结合自己未来的一个就业方向去做,这样会更好一些。

[人民网]专访CEO:

学硕与专硕不同于本科与专科

张爱志表示,专业硕士是一个很好的培养模式,并非本科与专科的区别。

张爱志指出,研究生毕业以后70、80%以上都流向了企业,而不是流向做学术的机构或者学校。所以开设专业硕士,着重发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可以更加契合企业的需求。张爱志说,早期的专业硕士更多地是面对在职人员,一般拿的是单证。现在国家从2010年开始强力推专业硕士,尤其像是MPV。这些专业硕士有全日制硕士,跟学术型硕士拿的毕业文凭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学历证,一个学位证,地位不比学术型硕士低。

张爱志还表示,对于专业硕士的培养,很多学校降低了对于论文和研究的要求,提升了对企业实践的要求。很多学校会为专业硕士配备两个导师,一个是学校的导师,一个是企业的导师。企业的导师教学生怎么应对工作,介绍实习等。张爱志认为,这种培养方式更适合毕业以后直接就业的研究生。他举例道:2010级的会计硕士毕业以后,他们的就业情况并不比学术型的会计硕士差。这就说明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只是培养方式的不同,而不是本科与专科的不同。

[主持人]:您在微博上是经常为学生答疑,学生提问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再就是您和学生接触过程中,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张爱志:一般学生最关心是他们的职业规划,未来是做什么。第二个,我们从事的考研培训,所以很多关于考研的问题,考研的问题又偏以院校专业选择为主,还有一部分问题会以创业的问题为主,他们都有创业的想法,但是他们适合不适合创业,我结合自己的经验,会给他们做一些反馈和答疑。

[主持人]:2012年一共有165万人考研,到了2013年考研的人数超过了180万,现在研究生培养的数量已经过多了,形成了一个"教育过剩"的现象。有很多专家很担心,这种研究生培养是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并且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这种考研形势你怎么看?

张爱志:这里面首先要正确看待"教育过剩"这个词,在我们国家这几年虽然说素质教育,主要是大学入学扩招了,包括研究生扩招了,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数量是增多了,但是跟整个国家的人口基数来比,高素质占比其不是很多,主要是我们的培养模式需要一些改进,研究生到了这个阶段之后,他的期望值偏高,他本身培养出来的素质没有达到企业的需要,或者是国家的需要,所以最后造成过剩,我的角度,我觉得研究生这几年国家在推专业硕士,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研究生就业70、80%以上还是流向企业,而不是流向做学术型的机构或者学校,在企业里面研究生更多以论文还是学习为主的这种培养模式,所以符合企业的一个需求,现在向专业素质发展的时候,可以更加契合企业的需求,研究生经过两三年的读研之后,他的素质比本科生高,他的社会需求就会变大,研究生教育过剩不是数量过剩,是质量还没有达到,更多是应该从质量入手。

[主持人]:现在一些研究生毕业面临着比较尴尬的问题,他自己觉得研究生毕业了,对工作的要求比较高,现在就业是一个最难就业年,这其中的矛盾,您认为这些研究生应该如何调整心态?

张爱志:这里面有两部分人群,他读的专业是应用型的学科,这个时候应该先下到企业去,然后再往上去读博士,应用型的学科作用不大,他们缺的是实践这一块的经验,比如说学管理,应该到企业去做一段时间,再加上在研究生阶段得到了专业的训练,这样他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另外有些同学读完了研究生,锁定的就业范围比较短,他学中文,就在中文这个领域去就业,实际上我觉得研究生学会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是一种方法论,研究生比如说写的毕业论文,发表论文,都是一种系统的方法论,这个其实在企业里面也是很需要,所以可以放开一些就业的宽度,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容易就业。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了有一个硕士非常火,就是专业硕士,有很多学生就有顾虑,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是不是大学跟大专一样,对此您给网友解解惑。

张爱志:专业硕士之前大家有困惑,第一担心的是不是拿了学位,专业硕士有两种,早期专业硕士更加面对在职的,他一般拿的是单证。现在我们国家从10年开始强力推专业硕士,尤其像MPV,这些专业硕士有全日制硕士,跟普通的研究生拿的毕业文凭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学历证,一个学位证,两个证代表着培养是没有问题的。另外专业硕士的培养,在原来学术型培养方面,降低了对论文对研究的要求,而提升了对企业实践的要求,很多企业会配两个导师,一个是学校的导师,一个是企业的导师。企业的导师怎么应对工作,介绍他去实习,这种培养的方式更适合研究生的出口,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而且像第一届10年的会计硕士,现在已经都毕业了,他们的就业并不比学术型的会计硕士差,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主持人]:有一些在职的硕士,找工作的时候先看到了好工作,先工作,工作的时候遇到考硕士的情况,他就想考在职硕士,您解答一下在职硕士是什么样的情况?

张爱志:在职硕士在官方语言里面叫同等学历申硕,他一般只差了学位证,所以第一方面在社会上由于培养方式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在企业就业的时候,这个单证不会得到特别大的认可。第二有部分单位可能认可,解决企业的实际,为了留住员工,让他有深造的机会,目前在职硕士还不是一个成熟培养方式,如果大家兼顾工作,不想放弃工作,就读在职硕士。比如说MBA,在职硕士一般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管理瓶颈。MBA有两种,一种是全日制的,Full time版。另外一种不是全日制,Part time班,一般是周日上课就可以了,一般是三年,这种适合在职的学生,而且拿的是双证,社会认可,未来在哪个企业都认可。同时又不耽误你的工作。

[人民网]专访CEO:

大学四年谈一次恋爱坚持一项运动

在谈到大学四年的规划时,张爱志给大学生们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把某门功课学精。张爱志认为,要想大学毕业以后在某个领域有所发展,就要在相关课程上达到优秀,甚至学到极致。比如在金融领域,除了学校规定的专业课要学好以外,课外还要及时而充分地补充最新鲜的知识。可以多去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参加相关的活动、实践等。 第二,尽可能去参加社会实践。张爱志认为,多去参加大学里的社团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是有很多好处的。尤其是选择一两个合适的社团或社会实践长期地坚持下去,从最初的被管理者上升到管理者,体会怎么去管理他人。这样一种被人管到管人的一个过渡,对于学生的心理建设也是有帮助的。 第三,谈一次恋爱。张爱志表示,很多人反对大学期间谈恋爱,但他很赞同。他认为,大学的恋爱是一个人在在青春期最美好的时光,谈恋爱有助于学生在就业以后如何看待未来的家庭,如何看待异性。 第四,坚持一项运动。张爱志指出,大学的学业压力相对较小,能够有很多时间学一门运动。这不仅能锻炼身体,在以后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也能起到帮助。并且张爱志表示,大学期间积累的身体底子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多读课外书。张爱志倡议,当大学生感到迷茫的时候,可以多看一些书。虽然可能短期没什么用,但是书的作用会在日后的点滴中浸透出来。张爱志说,他在大学里至少读了100本书,尤其是很迷茫的大一阶段,各种杂书他都读,包括各种心理学的书。虽然后来很多都忘记了,但是正是那些书,点点滴滴地积累成了他的底子和基础。并且真正读研和创业之后,会发现那些读的书,让他更加有悟性,更加理解这个社会,能明白很多事情。

[主持人]:您又说到大学四年不知道干什么,您特别擅长人生规划,您给大学生一些建议?就是如何良好的规划他们的大学四年?

张爱志:大学四年有这么几件事情一定要做:第一,在基本的学习要完成课程上面,能达标,这个达标不一定达到优秀。要想在这个领域有发展,要达到优秀和学到极致。比如说在金融领域,如果要未来成为中国十大基金经理,除了学校规定的金融课,专业课学的很好以外,在图书馆相关的知识你要提前学习。第二,尽可能去参加一些社会锻炼,大学里面有很多的社团,还有一些社会实践,我觉得尽可能去多参加一些社团,在一两个社团干到负责人,能体会到怎么管理学生,怎么去带人,被人管到管人的过程是一个过渡,这在企业里面是非常有用的。

[主持人]:第三,在大学的时候,如果有机会能够能谈一次恋爱。我觉得在这一方面很多人其实反对,但是我很赞同。恋爱是一个人在青春期最美好的时光,这个有帮助于你如何看待未来的家庭,如何看待异性。还有在大学学业压力不是很大的时候,能多学一门运动,最好能精一门运动。比如羽毛球打得好,以后就可以跟别人多交流这些,同时更多能锻炼好身体。其实大学生积累的底子是最重要的底子。

张爱志:所以我觉得大学生四件事情必须要做,还有一方面不是要做。是大一到大四,我都倡议学生,当他们迷茫的时候,不要去外面,多在图书馆多看一些书。也许这些书短期没用。我后来工作,包括我后来创业之后,我发现大学本科读的书都忘了差不多的,但是点点滴滴积累成了我们的底子和基础。我在大学里面至少读了100本书,特别是很迷茫大一的阶段,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各种杂书我都读,包括心理学的书我都学了很多。

张爱志:真正走到读研和创业的时候,想想那些事情很有道理,最后到社会上的时候,你发现那些读的书,让你更加有悟性,让你更加理解这个社会,更加理解很多事情,所以大学一共五件事情最好能做到。

[主持人]:张总说得非常好,相信网友也有自己的感悟,非常感谢张总的作客,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人民网]专访CEO:

微博互动

大家对他的印象是:

说说你对他的印象

还剩

跨考教育跨考考研跨考教育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