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大三考研正文

2021准备考研的你 也在为择校而纠结吗?

最后更新时间:2019-09-09 17:59:51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时间飞逝,步入九月,2020考研也将开始倒计时。21考研的人已经开始准备你慌了吗?对于大多数计划21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大致了解各阶段的内容,但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方法。一些21准考研党在考虑院校专业问题,下面来看看吧。

  对于如何选定合适自己的目标院校,我觉得要考虑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这个主要是从自身的情况去分析,比如个人的兴趣爱好,你总要知道自己真喜欢什么,想学什么,不能辛辛苦苦备考那么长时间,最后考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吧?

  确定自己内心真的想学什么,然后查询、分析你能考、要考什么专业,确定自己想报的专业。

  PS:有些专业名字相近,授课内容却不一样,最后打电话咨询一下专业老师~确定专业之后,再分析一下,自己想去的城市,看看目标城市能否匹配自己的理想,看看自己是否适应目标城市,这样,再确定自己想去的城市。

  二、外部因素

  根据想报的专业和想去的城市,查找可以报考的院校,判断一个目标院校好不好考,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计划招生人数

  这条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

  一些特别热门的专业,如果不知道具体招生人数,很可能从报名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失败。

  为了保险起见,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数据。

  (2)报考人数

  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

  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建议不要报考。

  (3)实际录取人数

  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

  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

  (4)报录比

  报录比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

  (5)推免人数

  很多小可爱认为推免人数和考研没有多大关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

  于是,能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所以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就一定要慎重了。

  (6)复试分数线

  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

  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复试线在两种情况下会失去参考价值,一个是复试比例过高,另一个是不同学校专业课试题难度差异太大。

  (7)复试比例

  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

  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有两个同学注定要当炮灰。

  能否选对一个学校,选对一门专业,将会成为你考研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希望大家考研顺利~

  (注: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