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考研英语前期复习规划之句子分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1-03-01 13:49:50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2022级考研的小伙伴们,大家好啊!时常有备考同学抱着临时抱佛脚的态度,以为通过冲刺就能让阅读理解的正确率蹭蹭涨起来。老师想说的是,与其这样备考,咱们不如把基础打得坚实、打得牢固,所以我们要怎么做呢?如果考研英语是一栋房子,那么词汇就是砖石,语法就是架构。那到底这栋房子盖成什么样是我们把基础打压实了,有了足够的砖石,足够扎实的架构之后,才能在之后暑假开始的学习中呈模块搞定。秋季的学习其实就是微调啦,争取在考试前装修成即实用又满意的样子。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目前这个阶段句子如何分析。

  鉴于考研英语备考,同学们在语法上都是有基础的,但是即便如此,很多同学还是在分析句子上有问题,今天主要就句子分析给大家分享提升方法。

  五大基本句型大家应该都没问题:主系表、主谓、主谓宾、主谓宾宾、主谓宾宾补

  也就是我们一个句子的主干只有这五种,但是如果句子修饰成分多,主干成分长,大家可能就会出问题了,主要体现在:

  1. 定语状语修饰成分长。针对这个问题,先明确定状,只要不是主干成分,修饰限定名词的叫定语,修饰限定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叫状语。定语成分包括:名词、代词、形容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短语】、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包括:副词、介词短语【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状语从句。有时,定语状语从句中存在定语状语成分,构成杂糅句式。

  2. 主干成分本身长。同样先明确主干成分【五大基本句型里的成分】:主语、系动词、谓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补足语。那么主干成分长体现在哪里?首先,主语、宾语【无论直间】、补足语是从句;其次,主干成分并列;再次,双宾语句子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互换位置,举个例子:The goal of all books will be to try to explain to a confused and often unenlightened citizenry that there are not two equally valid scientific theories for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universe and life.在这句话中,应该是explain sb. sth.,两个宾语颠倒以后,句式就变成explain sth. to sb.,但是,我们初步看这个句子的时候,发现explain to sb. that从句,按照语法规则,应该是explain that从句 to sb.,原因在于that从句属于“长”系列,所以进行了颠倒,极有可能干扰到大家。

  3. 并列成分长或多。首先句子的并列和成分的并列杂糅,这个时候同学们容易把并列划分错;其次,并列句中存在从句,构成并列复合句,有时会出现剥洋葱似层层包裹,拆分句子难度高;再次,并列句中定语状语成分,尤其是非谓语动词构成的定语、状语容易和并列句主干谓语动词混淆。

  以上是就句子分析给大家总结的问题点,希望对大家句子分析有所帮助,希望大家抓住寒假开始进行句子分析,早早搭好架构,添砖加瓦,他日定会建好自己的“小别墅”。

  (本文为跨考教育教研室张洁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