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成功经验正文

二战三跨考生  圆梦人大赢取“黑夜里的长跑”

最后更新时间:2015-04-03 23:36:28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在准备考研备考的时候,多吸取一些学长学姐的经验,会帮助大家更科学地备考,提高考研的胜算。下面是下面是过来人分享的考研成功经验,一起来看看吧!

  本科院校上海大学

  报考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初试成绩:364分

  辅导班型:跨考魔鬼集训营

  一件事做成了,也许真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作为一个二战三跨的考生,自己身上的压力是很大的,所幸天道酬勤,功不唐捐,所得到的结果无愧于过去的付出。在这不平凡的近一年时间里,我很感谢父母的支持,当然还有一路上诸多良师益友的陪伴,他们给了我值得用一生去铭记与感恩的回忆和帮助。

  谈考研经验可能是比考研复习还难的一件事:大到个人理想,上不封顶;小到单选分析,下不设限。但我愿意把考研比作为黑夜里的长跑。你不会知道你的对手有多么勤奋,你不会知道他们有多么疯狂,你更不会知道他们跑了多远或者跑到了哪里。在从自身角度来理解,我之所以跑赢了他们,至少可以归功于三个因素:充足必要的信息,“前紧后松”的规划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

  关于考研的信息至关重要。无论是笔试第一天的科目,还是专业课所需要的参考书本,凡是能靠网络搜索得到的信息都需要做好提前了解。这不仅是未雨绸缪,同时也是为后期的复习奠定基础。如果在信息搜集上不能做到“事无巨细,悉究本末”的程度,未来的计划就容易充满变数,而频繁的改动计划很容易打乱后面的复习节奏。

  复习规划可以算是一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的事情。很多人一方面未必有洞见未来的计划能力,另一方面也许还缺少实践计划的执行力。在临考前一个月发现英语作文和政治大题还没准备的大有人在。这是许多前者的覆辙,但是却没有成为更多后来者的借鉴。我个人觉得定规划不妨按照“先紧后松”的原则。6、7月份的时候人们并不会感到特别大的压力,这个时候不妨制定较为充实的计划增加自己的紧迫感,提高自己的效率;而到了11、12月份的时候,时间会自然而然地给人压力,但是不至于慌不择路从而心生烦躁或者气馁。

  最后就是毅力之间的比拼。从大多数人的复习状态来说,将近一年的时间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在8月份之前,那时候很多人冲劲都很足,学习效率往往很高。但是随着知识量的增多以及内容难度的增大,很多人都会在9月份到10月份这个阶段出现松懈的状态。然而等他们意识到时间不够时,也许已经到了11月,甚至12月,也就是第三阶段。这个最后阶段是大多数人都会全力以赴的阶段,但很多人会失望地发现由于中间阶段的怠惰,新的内容还没得到消化,旧的知识却早已被忘尽。因此,有临近考试日期而来的压力伴生着强烈的负面情绪,复习效率和动力必然大打折扣。所以只有在中间阶段克服消极的情绪,持之以恒地坚持计划,才不至于辜负前面付出的汗水,才能保证后期效率的稳定。

  也许不少人会觉得,尽管懂了许多道理但自己可能还是会活在无常的现实里,尽管拥有许多梦想但到头来可能都只是些无果的单相思。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些都不妨碍一个人去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回首这一年的酸甜苦辣,考研于我更像是一个自我进化的历程。在这一年里,一个人需要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不断弥补自己的缺点。惟其如此,我才能做过去的自己不敢做的梦,做到过去的自己所做不到的事情,看到过去的自己永远看不到的风景。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