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历史学复习的整体方法!

最后更新时间:2021-05-12 10:50:21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22考研的同学都抓紧投入到复习当中了,历史学考研的同学也开始着手历史学专业课的复习,为了帮助各位考研新手更有针对性的复习,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考研历史学复习的整体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线—面—体"式的复习

  所谓"点"就是指所有的考点,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尤其是最后这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也不能过于局限于小的考点。也就是说,大家要分清考点的轻重缓急,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分清核心重点与外围重点的关系,分清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单纯地复习考"点",有很大的局限,就是考点太多,且过于分散,这样不利于记忆与理解,这样就需要提升复习层次。

  "线"主要是指纵向的线索。它其实有两种,一是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一是许多关系密切的考点组成的专题线索。这两种线索,对于提纲挈领地宏观把握整体内容,以及前后溯源式的深入理解专题内容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以"线"统"点",就能很好的归纳分类,做到纲举目张。

  "面"是横向的线索与历史阶段发展特征。它是由点组成的,一般而言,"面"是横向的,就是同一历史时期各个考点组成了历史的横切面。通过这一横切面的分析与认识,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上的基本特征。比如西周的突出特征就是封建制,而这一特征就是有许多的点组成:比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制礼作乐等等。

  "体"则是由点、线、面共同组成的整体。它把由众多考点组成的纵向时间与专题发展线索,以及由众多考点组成的横向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综合纳入到整体的中国史与世界史的体系当中,以达到对整体历史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以纲为纲,注重基础

  对于考点的复习,我们的主张就是以纲为纲,注重基础。即使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也不要好高骛远,要踏踏实实把全部的考点与整体的历史发展线索理出一个头绪了,不能稀里糊涂、模棱两可。这样将对考点的理解进一步强化、线索的进一步清晰。

  注重重要问题与历史的阶段性特征

  复习时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区别重点非重点的意识。要把自己认为或者是老师、同学认为的确是重点的问题归纳起来,把它们问题化,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归纳总结与答题能力。

  历史上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特征,这个特征往往就是内容的重点。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的出现及其原因、官僚体制的形成以及新的土地制度的形成等肯定都是重点;再比如,秦汉的大一统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府兵制、三省六部制等。总之,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新的制度、新的文化因素或模式等出现,这些新的东西都是这些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也往往都是重点。

  优美的语言、较强的逻辑论证与理论的修养

  在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的基础上,才有语言、逻辑论证、理论等方面的提高。当然,这些素质是可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锻炼获得提高的,历史学试卷的题型包括了选择、名词解释、史料分析、论述四种,除了选择之外,其他三种题型都需要同学们用书面语言来回答,因此,语言的逻辑性以及层次是否清晰也是评分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方面就需要大家一方面认真地研究真题答案,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地多看一些历史学的理论著作或论文,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不要迷信预测:重点永远都是重点

  应当说,每年的考试难度、侧重点都会相对固定,但是由于考试中的题量有限,任何人都无法在如此众多的考点中做出准确的预测,因此在最后的阶段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只有扎实复习、认真备考才是最后取得好成绩的真正关键所在。

  (注:本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