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考研初试真题

最后更新时间:2020-09-09 17:51:57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2021考研的小伙伴看过来,在复习备考各校研究生院的时候,真题必不可少,考生更应该好好利用真题,做好巩固提升。为了方便大家复习,小编整理了各大院校历年的考研真题,下面是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考研初试真题,供大家参考。

  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考研初试真题

  专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软新闻很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即人们常说的“________”。

  2.新闻媒介从舆论中吸取力量,在西方各国号称除立法、司法、行政以外的________。

  3.美国著名报人________在1904年给哥伦比亚大学捐赠200万美元创办新闻学院。

  4.大众媒介是“________”,各个利益集团都有权使用媒介为自身的利益服务,包括知晓权、表达权。

  5.在传播学定义里,达到________人使用标准被称之为大众传播。

  6.1905年,________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明确地提出了党报的党性原则这一概念。

  7.在《________》中规定“人人有权……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8.1985年1月,当时法国总统________下令,同意设立私营的商业化电视台。

  9.互联网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研究人员和一些大学共同开发的军用计算机网络________。

  10.________说“在网络里,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

  11.新闻价值考虑的仅仅是新闻是否能引起受众________的问题,它并不考虑新闻的社会效果问题。

  12.________是新闻选择的最后一道关口,其目的是“去毒”,即把危害国家或人民利益的新闻卡下来,不准公开传播。

  13.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新闻指导性除了继续发挥鼓舞、示范、论证等作用外,重点要在“________”上下功夫。

  14.美国第三任总统________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有效运行的伟大尝试。

  15.在1991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刊出署名________的三篇时评:《改革开放要有新思想》、《扩大开放的意识要强些》、《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

  16.1947年,________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17.内向传播指的是人们头脑里________和自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18.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核心观点是________。

  19.当我们说传播是一个过程时,主要指传播具有动态性、________、和结构性三个特点。

  20.拉斯韦尔的“五W”公式忽略了传播过程的________要素和传播动机的分析。

  21.“知沟理论”的主要创始人是________。

  22.作为负面功能大众传媒的“麻醉作用”是由________提出的。

  23.________开始使用印刷机及金属活字技术,印刷成功第一批圣经,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

  24.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________三个层面。

  25.“意见领袖”大致可分为“单一型”和________两类。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香农-韦弗模式提出了启发性的概念,表明传播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该概念是( )。

  A、干扰 B、冗余 C、噪声 D、反馈

  2.麦克鲁汉把媒介分成热媒介和冷媒介两大类,下面四种传播媒介中属冷媒介的是( )。

  A、照片 B、电影 C、印刷品 D、电视

  3.库尔特-卢因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什么概念( )。

  A、大众传播 B、社会传播 C、把关人 D、二级传播

  4.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信息交流层次是( )。

  A、网络传播 B、跨文化传播 C、群体传播 D、大众传播

  5.施拉姆提出传播的“雷达”功能的比喻,指的是( )。

  A、麻醉性功能 B、社会协调功能 C、娱乐功能 D、环境监测功能

  6.( )首先提出媒介可分为“偏倚时间的”媒介和“偏倚空间的”媒介。

  A、英尼斯 B、麦克卢汉 C、施拉姆 D、福特休尔

  7.大众传播的信息在传向受众的通道上,受众心理上设下的“第一道”选择性因素是( )。

  A、选择性分析 B、选择性理解 C、选择性注意 D、选择性记忆

  8.“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 )。

  A、社会心理过程 B、理性过程 C、感性过程 D、选择过程

  9.研究“培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 )。

  A、维纳 B、申农 C、格伯纳 D、齐普夫

  10.“媒介即讯息”可以理解为( )。

  A、媒介和讯息是一回事

  B、媒介本身就告诉了我们节目的内容

  C、传播技术的任何进展引起人类事物在规模、步伐或类型上的变化

  D、媒介比讯息本身更得要,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影响比讯息之间的影响差异大得多

  11.批判学派在研究方法上追求的是( )

  A、定性的方法 B、定量的方法 C、“总体性”的方法 D、实证的方法

  12.霍夫兰等人对“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所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其有效性取决于( )。

  A、信源的可信性 B、媒介的权威性 C、编码的合理性 D、传播对象的属性

  1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着眼点是效果形成过程中的( )。

  A、态度阶段 B、行动阶段 C、认知阶段 D、情感阶段

  14.李普曼在他的名著《舆论学》中,明确提出传播媒介构筑了( )。

  A、信息环境 B、现实环境 C、心理环境 D、拟态环境

  15.在传播控制中,最基本的控制形态是( )。

  A、经济控制 B、政治控制 C、文化控制 D、受众控制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

  1、新闻选择

  2、宣传价值

  3、硬新闻

  4、知情权

  5、“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6、休眠效果

  7、使用与满足理论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42分)

  1、简述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2、新闻媒介集团化在经营方面有哪些好处?

  3、简述认识到报纸的商品属性对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的积极意义。

  4、简述应如何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5、受众对传媒活动行使监督控制权的手段包括哪些方面?

  6、简述国际传播新秩序论争的背景、焦点与实质。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先阅读下面材料,然后结合材料具体论述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职业修养。

  (1)2004年底,印度洋发生的特大海啸让全世界震惊,有近30万人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生命。海啸后第三天,《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作为第一批记者,赶赴重灾区班达亚齐采访灾区重建和国际救援行动。赵亚辉曾参加过伊朗地震等大型灾害的报道,虽然同为灾难现场,但这一次赵亚辉所经历的一切让他更加震惊。在半个月的时间里,赵亚辉目睹了班达亚齐悲惨的一切。处处是残垣断壁,灾民痛失亲人、悲伤欲绝;街头巷尾到处摆放着遇难者的棺木,昔日的美丽海滨已变成人间炼狱。在恶劣的环境下,赵亚辉及时深入地报道了我国救援队在灾区不辱使命,深受赞誉的情况。他发回了几百幅照片,传回八万字的文章。在他的笔下,震撼、痛心、欢笑、温暖、奇迹、送别,一个个普通的场面被刻画得生动、感人。据赵亚辉介绍,他们去救灾的时候,救援队要求每个人不能随便吃饭,因为现场的东西全被污染了。在现场救援时,很多灾民热情地请救援队员吃东西,但队员们不吃。后来有一个灾民意识到这个情况,就拉着救援队员的手来到他们家的后院,从树上摘下了新鲜的红毛丹让他们吃。见此情景大家都非常感动,大家都吃了,觉得心里非常甜。对这情景,赵亚辉说:“当他们感受到这种爱的时候他也会把同样的爱给你”。

  (2)2001年5月13日凌晨在北京西站售货大厅,一名犯罪嫌疑人手持尖刀劫持一位女售货员作为人质,身上还绑有自制爆炸物。面对危机现场,北京警方请来了一位特殊的现场谈判代表,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的记者兼主持人徐滔,徐滔是北京知名的政法记者,长期在政法一线采访报道,她不但赢得了观众的信任,也得到了京城公安民警的认可。徐滔小心翼翼地和犯罪嫌疑人沟通,很快她取得了对方的信任,并在相持5个多小时后,协助警方将其抓获。徐滔认为,一个人能找到自己愿意从事一生的职业是一种很大的幸福,作为一个记者最需要忍耐的是寂寞,在电视前一分钟,需要在台下付出很多,才能赢得精彩的一刻。

  2.、试论当前世界媒介发展所呈现出的趋同于分化。

  专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将答案做在答题纸上,下同。)

  1.近代新闻史上,最早将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介绍到中国的报纸是《________》。

  2.1903年,章士钊等创办了《国民日日报》,这份报纸在当时被人称为“________”。

  3.我国的第一个新闻学术研究团体是1918年成立的“________”。

  4.元明清三代的邸报发抄形式分为三个环节:通政司、________、堤塘。

  5.1993年,《新生》刊载了署名“易水”的文章《________》,从而引发了新生事件。

  6.中共中央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的首任主编是________。

  7.发表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报纸副刊是________。

  8.1920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在________建立了KDKA电台。

  9.因第一个完成长距离短波传送图像而被后人称之为“电视之父”的是________。

  10.世界上早期创立的通讯社中最著名的有四家:________、沃尔夫社、路透社和港口新闻社。

  11.二次大战期间,《这里是伦敦》的主播________首创了________的节目样式,开创了广播新闻客观报道的新时代。

  12.“收费广播”的收费办法主要是________,即利用广播的广告主和广告商而不是向听众收费的办法来维持广播生存。

  13.1930年,第一部广播肥皂剧《________》在美国播出,创意者________因此被称为“肥皂剧之母”。

  14.北京电视台在创办________周年后改为“中央电视台”。

  15.电视台内部机制构成主要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6.1969年,主持“阿波罗11号”登月实况转播新闻主播________被称为西方电视节目主播的“鼻祖”。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

  1.较早提出办报主张的近代知识分子及其著作有( )。

  A、魏源《海国图志》 B、郑观应《盛世危言》 C、陈炽《庸书报馆》

  D、洪仁轩《资政新篇》 E、马建忠《适可斋记言》

  2.属于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主要特点的是( )。

  A、政论在报刊中再现辉煌 B、文言变白话 C、版面、版式大改革

  D、通讯社有了较大发展 E、传播新思想新闻化的副刊

  3.十年内战期间,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的报刊有( )。

  A、《红星报》 B、《布尔什维克》 C、《红旗》

  D、《红色中华》 E、《上海报》

  4.抗战期间,以桂林为总部的新闻机构包括( )。

  A、《救亡日报》 B、《中央日报》 C、国际新闻社

  D、《解放》周刊 E、《扫荡报》

  5.王韬的办报思想有( )。

  A、办报的目的在于“立言”

  B、报纸具有沟通君民与内外信息的作用

  C、报刊文章应不拘一格,直抒胸臆

  D、报刊是“民史”、“民口”

  E、报刊要监督政府

  6.范长江著名的通讯集有( )。

  A、《红星照耀中国》 B、《中国的西北角》 C、《西行漫记》

  D、《塞上行》 E、《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

  7.法国1836年创办的两家廉价报纸是( )。

  A、《新闻报》 B、《世纪报》 C、《团结报》

  D、《巴黎日报》 E、《国民报》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统治当局控制报业的主要手段包括( )。

  A、征收“知识说” B、运用法律制裁 C、实行津贴制度

  D、创办御用报纸 E、收买报纸与报人

  9.下列属于“黄色新闻”特点的是( )。

  A、报道内容深刻 B、报道客观公正 C、标题具煽动性

  D、滥用照片 E、标榜同情“受压迫者”

  10.美国独立战争中卓越的报刊活动家包括( )。

  A、赫斯特 B、亚当斯 C、托马斯

  D、弥尔顿 E、潘恩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中国日报》

  2、曾格事件

  3、三社四边协定

  4、“收费广播”

  5、心理恐怖剧

  6、“报人电视”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民国初年,中国新闻事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2、列举邹韬奋主持创办的四种报刊,并简评他的办报特色。

  3、简述《新莱茵报》的宣传特色。

  4、与报纸新闻相比,广播新闻在传播方面有什么优势?

  5、试述“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的异同。

  6、概述弗拉哈迪纪录电影的艺术特点

  五、论述题(每题24分,共48分)

  1.结合中外新闻史的发展历程,试论媒介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2.论述中国电视传播方法的演变历程及成因。

  (注: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