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大三考研正文

考研的三种途径详解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5-05-22 21:42:50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有三大途径可以获取硕士学位,考研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十月在职读硕(2016考试形式并入全国统考)、五月同等学力申硕良种途径,下面从考试难度、时间、含金量详细为大家解读这三种途径。

考研的三种途径

  一月统招硕士

  一月统招硕士的报名时间为考试前一年的十月份左右,初试时间在每年的一月初,入围复试之后会在三月左右迎来复试,六月前后会收到录取通知书,九月左右可去目标院校报到,开始两到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读研后期会开启毕业论文的开题、写作、毕业答辩等工作,然后毕业。

  一月统招硕士生考试是报考人数最多、受关注度最高、考试难度最高的研究生考试,当然其含金量也是三个考试中最高的,可以获得双证,即硕士学历证书(毕业证)及硕士学位证书。同时,一月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招生范围较广,应届生、往届生、在职人员都可以报考,其攻读形式多为全日制,但部分专业硕士专业允许半工半读,学习时间一般会安排在晚上、周末、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比如MBA、MEM等课程一般会在周末上课。简言之,一月统招硕士攻读形式可谓是严进严出,含金量最高。

  需强调一点,同等学力考生同普通本科生一样,也可以报考一月统招硕士。这里所讲的同等学历与后文提到的“同等学力申硕”是存在差异的,同等学历考生只是一月统招硕士考生类型之一,这类考生可自行选择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初试形式与其他考生几乎无异,只不过在复试环节,不同招生单位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加试。  

  十月联考在职硕士

  大多数十月联考在职硕士专业只适用于具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年限的往届生报考,其报名时间一般在七月上旬,七月中旬可以完成现场确认,于十月底参加初试,十二月前后可查询初试成绩,次年一月到三月期间可参加复试或调剂,直至录取。十月联考在职硕士的攻读形式一般为在职攻读,同学们不必放弃现有工作。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十月联考在职硕士与一月统招硕士最关键的不同即十月联考在职硕士在毕业时只能获得一张专业硕士学位证,不能获得硕士学历证,含金量不及一月统招硕士。

  同等学力申硕

  同等学历申硕只适用于具有一定工作年限(一般为三年)的往届考生报考,考生需采用“先入学后考试”的攻读形式完成,即先选学校攻读其研究生课程班,修满学分后可以参加全国统一的同等学力申硕考试。考生一般在三月初参加网上报名,三月底进行现场确认,五月的最后一个周日进行考试。需说明一点,所谓“申”硕,并不是直接申请硕士学位,申请的是硕士毕业答辩的资格,获得答辩资格之后,若顺利通过答辩、完成资格审查方可毕业。由此,同学们需认识到一点:同等学力申硕虽然入学无门槛,但从开始学习到毕业,期间的淘汰率是比较高的,换句话说就是投入产出比较低。同时,大家在毕业时只能获得一张专业硕士学位证书,并非学历、学位双证。

  以上便是“三种攻硕方式的各自优缺点分析”,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取得硕士学位的方式,假如你读硕是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就业平台、提升科研能力,便可参加一月统招硕士,获得双证;假如你已经在职,不愿改变已有工作、生活现状,读硕只是为了日后升迁之便,便可以参加10月联考或者同等学力申硕。简言之,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做出选择,但无论大家选择哪种方式读研,都祝愿大家备考顺利,金榜题名。

  相关推荐:

  考研政治五大科目备考重点及建议

  十年考研英语完型真题考过的词汇辨析(汇总)

  2015年4月考研时事政治(汇总)

手机跨考网

  关注手机跨考网,最新考研资讯尽在掌握!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