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大三考研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之信息资源管理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5-07-27 19:44:46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的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大学,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在文、法、哲等比较偏文的多领域国内领先,下面看一下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之信息资源管理。

  1.本专业有博士点和硕士点

  2.专业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以培养国家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具有优势地位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目前该专业点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术队伍年轻.有活力,形成了不同年龄.不同专业和不同职称的人才组成的研究梯队。2005年获得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学院获得在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博士专业的资格。信息资源管理博士.硕士专业2009年获得教育部备案批准,2010年开始正式招生。目前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3.主要研究方向

  信息资源管理博士专业主要有: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管理科学与软件工程.知识管理等研究方向。

  信息资源管理硕士专业主要有:信息资源管理学理论与方法,信息分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等研究方向。

  4.研究内容

  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相关领域的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

  5.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研究人员和高级应用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知识.技能和方法,可胜任国家机构.政党团体和各种企业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6.本专业师资力量

  本专业目前拥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8人。

  7.对外学术交流

  学院是国际信息资源管理学会(IRMA)团体会员(唯一的中国大陆会员)。学院与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和高等学校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多次成功举办了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学院与美国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伊利诺依理工学院.韩国釜山大学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学院与国外学术机构.高等学校的主要合作方式包括:合作研究.互派学者访问研究.开展学生实习.交流项目,共同举办学术会议.互办学术讲座等。本专业有2位教授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近3年来本专业有多位教师到美国高校担任访问学者,本专业对外学术交流渠道畅通。

  8.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理论信息学.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检索前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分析与咨询服务.信息获取.信息分析的方法技术.信息分析软件工具.信息加工.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

  9.毕业去向

  各级政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电子商务管理部门.网络系统管理机构,社会各种信息咨询服务机构,计算机企业研发或服务部门,国家各级信息化与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全国的重点大学,并且是教育部直属的,是一所国家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想要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考生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这样才能有把握考得好成绩。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