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二战考研正文

二战考生不得不知道的几件事儿?

最后更新时间:2019-05-21 14:02:50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对于2019考研失利,选择再战2020的考生,我首先表达的是对你们的敬意。这绝对不是在说风凉话,而是真心的,是因为你们面对一时失利而决然再战的勇气!我相信,很多选择二战的考生,都是经过了一番考量,甚至是一番的挣扎。无论如何,既然你已经选择了再战2020这条路,那么就要把它走好,至少要比2019走好一些。该如何走呢,我给大家说几件你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这第一件事儿,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心态。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2020考研的复习备考呢?

  其一,是淡定。

  或许这一点与你猜想的已经不一样了吧。为什么要大家先淡定呢?理由很简单。不管对于2019考研的失利,你是什么样的感觉,它已经对你产生了影响,而且是负面的影响。或许它现在没表现出来,没有对你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但你要知道,它就像一头蛰伏着的野兽,在你不失意、低落的时候,它或许就会窜出来,咬上你一口。所以,二战的第一要务,是要学会稳定心情,让心静下来,即使它有一丝的动静,你也能快速察觉,不给它一丝的可乘之机。

  其二,是反思。

  失败了,必有其原因。找不到真正的原因,盲目的行动,无助于实现2020的目标。心静下来了,就细细的思考,2019的失误到底在哪里?这是一非常重要的、非常细致的工作,容不得一点儿马虎。

  不妨从考场想起。至少考场才是你去年最后的战场,而在那个战场的失误,也是最刻骨铭心的。哪科失误了,在哪里失误了?先想科目,把握大局;再想细节,找重点。比如说考MPAcc的同学吧。他们就考两科:英语二和管综。是哪科?比如说是管综。那么又是哪部分呢,数学,逻辑,还是中文写作?又比如是中文写作,是论证有效性分析,还是论说文?再比如是论说文,是没时间写,还是有时间但无法有效组织文章?再比如是无法组织文章,那是找不准论点,还是无法有效展开论述?这样一点一点的思考下去,直至找到失误的根源。

  接下来,就是思考2019的备考过程,看看失误产生在哪个环节。是知识没学扎实,还是该练的没练导致平时会,而上了战场就忘了。比如说平时就没练明白,那么细细想想去年备考的过程,是什么时候落下了?……

  这样仔细地想明白了,2020的备考也就有了着落了。

  其三,是规划。

  二战的考生不同于一战的考生,关键在于你们有经验了。但也是这种经验,它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利器,让你披荆斩棘;用不好,反而会伤了自己。经过反思,找准自己失误的根源,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最须要强化的环节上,才是提升复习效率与效果的正确途径。而盲目的学习,重复做已经熟悉的内容,只会对已经会的产生轻视,而不会的又做不到精准的提升,这样只能扰乱自己的心情,越来越看不清自己的备考之路。

  二战的考生,不妨静心,细究根源,而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下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规划,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最后,是行动。行动不可缓,缓了容易懈怠;行动亦不可急,急了容易自乱阵脚。张弛有度,在时间管理上,把自己看成是一战的考生,按着去年的节奏往下复习。当然了,如果去年你失误的根源就是时间管理,那么不防跟着班里的其他同学一起行动。

  静心、究源、规划与行动,是二战考生必须要知道的四件大事,不可不察。

  (本文为跨考教育教研室王晓东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