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频道考研报名正文

研究生扩招出现报考热 四类人组成考研大军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0-10-08 09:42:59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2011年研究生招生报名又开始了。从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来看,明年硕士研究生将继续扩招。近几年,考研热持续升温,有人从大一开始准备,即便放暑假时浙师大仍有不少学生留校复习。这些考生中,有些能够如愿以偿地圆硕士梦;有些可能落榜后不得不放弃;还有些可能会锲而不舍,下定决心再接再厉。不管结果如何,这个过程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复习费用或上万元

采访中,绝大多数考研学生都表示会参加培训班,仅个别学生打算自己复习。不管是哪类考生,购买参考资料和参加培训班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专业课上,各招收研究生的学校都有指定参考书。刚考上浙师大法学研究生的小王表示,不管什么学校,约有20本专业课的参考书(顶尖大学甚至达到50本)。以每本30元,购买20本计算,仅专业课的参考书就要花费600元。另外,政治、英语和数学三门公共课需要的考试大纲、全真试题集以及一两本复习参考书在书店都属于畅销书,每本售价在50元以上,这笔开销近250元。

随着考研难度提升,这几年考研培训班越来越火暴,浙师大校园常能看到考研辅导班、冲刺班的招生广告。据了解,这些辅导班在学校开课,方便学生,因此不少人都会报名。而有的学生会去杭州、上海等地参加培训。培训班通常是公共课方向的,政治、数学、英语培训班的价格从200元~1000元不等。有的考生会选择1~2个薄弱课程,有的则重点突击。平均下来,每位考生在培训班上的花费也要千元以上。而要参加全国统考,像医学、MBA等更要增加额外的培训费用,有的甚至要上万元。

报考外地高校的考生由于对院校了解不多,会抽空赶往目标院校,了解信息或听考研讲座。车旅费、食宿费、讲座费用也需要数百上千元。除了这些必须的开销,还有一些隐性费用,例如想尽各种办法联络到专业课导师,帮助分析招生和命题的思路等。粗略计算一下,研究生考试要花费学生3000元~1万元不等。

考研要理智

考研前的准备花销不低,考上后所需花费也不少。据一些浙师大公费研究生介绍,虽然学费所需自己承担的并不多,但生活费仍要自己承担。除去补贴,一般每个月还需1000元左右的开销。而自费研究生则要自己承担所有费用,包括每年上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

同时,研究生招生名额有限,每年都会有不少考生落榜。许多落榜生会选择再接再厉,第一年考不上,第二年接着考。“我有一个师兄连考了两年,第二年什么事都不干,就在学校旁边租个房子专心备考。”小王说。落榜生继续考研,除了复习培训的费用,还要加上房租等开销,一年下来至少需要3000元左右。

从另一方面说,考研在花费金钱的同时,也导致了时间的损失。在这个历练人生的最佳时期,考研一族的社会阅历很少增长,工作经验也很少积累。因此,考研热下,切莫跟风逃避,还需理智对待。

四类人组成考研大军

在每年的考研大军中,各种心态的报名者都有。大学校园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考研意味着就业将缓期执行。”不少应届本科毕业生想通过考研逃避就业压力。这类考生绝大多数比较盲目,没有明确的考研目标。第二类考生是为求一个更好的文凭,这类考生更容易被理解。第三类考生则是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的学历和知识不够,希望通过考研提升自己或者寻求改变和转向。这类考生最理智,知道自己缺少什么。第四类则是真正为了以后进行学术研究的。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