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频道考研报名正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变革与追求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09-09-15 07:08:21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1983年5月27日,人民大会堂接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在这18名博士中有7名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早在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大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30多年来,在我国自主培养博士当选的院士中科大博士占1/6,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科大理科获奖比例居高校之首。如今,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在国内研究生教育领域率先提出并成功施行了13年的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制度后,最近又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为此笔者来到这所一流高校一探究竟。

  溯源:“中国最牛高校”的人本理念

  在中国一流高校中,中科大成立的时间最短,可是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中产生1名院士、700多名硕士博士,比例居全国高校之首。它是全国著名高校,学费却比一些普通大学还要低。各地考生报名踊跃,然而其“规模适度”的招生政策50年不变。这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中国最牛高校”。

  中国科大的办学经费长期位列全国高校30多名,但综合实力却位居一流大学前列。“低投入高产出”是中国科大的一个鲜明特点。“其实并没有什么天大的秘密,不过是遵照常识和规律办事罢了,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导师为本,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的位置。”中国科大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侯建国院士平静地说。平实语言的背后是中国科大厚重人文理念的践行。学校最初筹资安装输送暖气,奉行的原则是“先学生、后职工,先教师、后领导”学费标准在全国高校处于下游,教工收入在全国高校更不占优势,但却对全校学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奖、贷、助、补、减、免、生活援助等“组合式”助学体系。

  熟悉中国科大发展变迁轨迹的人说,中国科大的发展是历经磨难而后生的奋斗史、创业史。经历了南迁、“文革”等种种磨难的科大人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和“突围”意识,如何在中部欠发达地区吸引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学科研人员,是中国科大一直以来潜心修炼的“内功。”

  创新:科大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2006年召开的中国科大第四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工作会议上,学校就确立了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目标。为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中国科大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多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举措,包括:1996年起就在研究生中设立助学、助研、助管岗位,大幅度提高研究生待遇,消除学生投身学习、研究的后顾之忧;采取“本科-硕士-博士”、“本科-博士”等长周期培养模式,支持优秀学生攻读博士学位,确保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不断提高;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后备人选资助基金,支持研究生开展创新活动;专门成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心”,严把学位授予关;集中学校资源,建设了理化科学等5个研究生公共实验中心,为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科大的研究生教育正是通过秉承“我创新故我在”和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使得该校的研究生成为国家科学研究的强大生力军:1999年以来,该校共有30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强大的师资背景和科研环境为高层次优秀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源头活水: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理学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率达到100%,工学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率达到40%;是唯一一所建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大学,有两院院士30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7人,博士生导师600余人(含中科院兼职博导200多人),各类省部级创新团队17个。最近5年来,该校有8项成果10次入选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入选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成果最多的高校,是国内唯一有成果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的高校。在“年度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中,10年来科大5学子4度折桂,名列全国第一。这些斐然成就来自于该校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的纯正学风和超强创新能力。无怪乎英国《自然》杂志曾撰文称中国科大是“招风的大树”。

  培养机制改革“十六字”方针:为学生“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启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既是顺应外在整体变革的趋势,也是内在发展的自我诉求。”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道出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背景和目的。

  副校长张淑林指出,“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一直是最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各种声音都有。虽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具体做法不少学校还处于探索、摸索阶段,但这种变革趋势不可避免。”

  当然,促使中国科大改革的更主要原因还是内在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大自成立以来一直被誉为“科技英才的摇篮”,培养“科技英才”是中国科大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目标,但现在面临的严峻形势是,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国内研究生教育办学经费明显不足,在校研究生的待遇偏低,已经影响到优秀学生在国内、在中国科大安心地学习、做科研。从短时间来看,光靠学校自身力量增加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争取国家政策性支持和社会各界多渠道支持,建立多元的研究生奖助机制,提高研究生的待遇,为他们静心学习创造好的环境。“总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为每一位研究生在纷繁浮躁的社会里‘放一张安静的书桌’,让研究生们能心无旁骛地汲取科学的养分,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储备更多的拔尖人才。”侯建国校长说。

  其二就是调动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问题。在原先的机制中,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积极性未能充分挖掘。

  “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可以简化为十六字方针:分类实施,师生为本,质量为先,稳步推进。”张淑林介绍。

  “分类实施”首先包含本次改革对新老学生采用不同的实施方案。对于已经在读的原国家计划公费研究生,依然保持全免学费直至毕业。2009年起,施行研究生学费奖学金制。所招收的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委培生,以下同)全部享受全额学费奖学金(即全免学费)。所招收的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大部分(占全校的70%左右)享受第一学年的全额学费奖学金;小部分享受第一学年的半额学费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入学一年后经考核优良者,均可获得第二学年的全额学费奖学金。其次,在奖助体系设置和学费奖学金的分配方面,学校充分考虑了各学科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分类设计改革实施细则。

  “师生为本”指既要通过改革提高研究生的待遇,为广大研究生安心学习创造好的环境;又要让研究生导师在助研岗位设置和岗位考核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所增加的助教岗位津贴,全部由学校经费支出;所增加的助研岗位津贴,已在读研究生则全部由学校经费支出。为保障研究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学校要求各培养单位在学术型的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必须设置“三助”岗位资助,改革后,新的“三助”岗位津贴标准已有明显提高;对于优秀的研究生,鼓励教学部门和导师另外提供高于岗位津贴的额外补助,额度不限,“上不封顶”。导师在助研岗位等级设置和考核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助研岗位等级由导师根据研究生学业、科研表现确定。同时,学校还将增加更高津贴标准的助研岗位等级,供导师选择设置。

  “质量为先”是整个研究生培养资助机制改革的核心目标。通过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构建科学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形成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更多创新成果。

  “稳步推进”是因为此次改革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稳妥推进,要妥善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根据学校部署,该校研究生培养资助机制改革将分三步实施:第一步是已对2008年及以前入学的研究生“三助”岗位制度实施改革,提高了在读研究生待遇。第二步是在2009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中实施全新的研究生培养资助机制改革方案,学校出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奖助基金实施办法》,完善了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第三步是通过研究生培养资助机制改革,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建立起基础研究型与职业应用型并举的研究生教育分类体系。

  侯建国校长指出,这场改革虽然发轫于改善研究生待遇,但改革最终的落点是全面整合、改进、协调中国科大研究生教育体制。“奖助制度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切入点,我们要做的是从改革‘三助’岗位制度入手,构建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逐步实现中国科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的协调发展。”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