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大三考研正文

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08-02-22 19:34:42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一、培养目标

  见总则

  二、研究方向

  心肺复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各种急、危重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对策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见总则

  四、学位课程安排与要求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28学分,第一学期在校本部集中学习期间要求完成21.5学分,包括

  (一)学位课程(必修课)

  1公共必修课:共9.5学分

  见总则

  2专业必修课(含以下两部分):

  (1)专业基础理论课 10.5学分

  医学科研的统计方法 72学时 3.5学分

  医学科研设计 42学时 2.0学分

  分子生物学 30学时 1.5学分

  免疫学 30学时 1.5学分

  病理生理学 38学时 2.0学分

  (2)专业课 70学时 3.0学分

  专业外语 70学时 3.0学分

  专业讲座 三次以上 0.5学分

  (二)非学位课程(选修课):1-2门至少1.5学分

  视具体情况,由导师根据选课表选定。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目的:培养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学会独立处理本学科(二级科室)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掌握各项检查治疗技术,学会指导下级医师的业务工作,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二)临床能力训练:

  1、在二级科室范围内轮转14个月:心内科3个月,呼吸内科2个月,消化内科2个月,ICU5个月,影像学2个月。

  2、在急诊科进行专业临床能力训练16个月(与第二阶段衔接,含假期)。学习掌握各种急、危重症:如急性心梗、心衰、心律紊乱、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重症胰腺炎、ARDS、急性中毒、各种休克、多发伤、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和诊治。学习掌握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深静脉置管、动脉穿刺、心电除颤、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急救技术,和心电、血液动力学鉴定技术。认真填写轮转手册,每科结束时要作自我小结,由院、科带教老师写出评语,并由院科主任审查签字

  (三)急救医学临床能力要求

  1、掌握:肺炎、哮喘、呼吸衰竭、休克、心衰、急性心梗、高血压急症、常见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出血、重症胰腺炎,肾衰、糖尿病急症(酮症酸重毒昏迷、高渗性昏迷、低血糖)肝衰、急性脑血管疾病,和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血气分析。掌握上述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常用血管活性药、抗生素、平喘药、止咳药、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应用。

  2、熟悉:发热、腹痛、胸痛、晕厥、昏迷、休克、呼吸困难、出血(呕血、咯血等)意外伤害、多发伤的急诊症状的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3、了解:心肌炎、心肌病、肺源心脏病、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嗜铬细胞瘤、甲亢危象、格林把利氏综合症、ARDS、DIC、急性白血病、癫痫持续状态的一般临床表现及诊疗原则及相关知识。

  基本技能:

  1、掌握:CPR技术、心除颤技术、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术、深静脉置管、三腔管压迫止血、胸腹摇骨穿刺、洗胃术、吸痰术、导尿术、心电图操作技术及急诊常见病心电图诊断技术。

  2、熟悉: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机械通气技术、影像学诊断技术、心脏起搏技术在急诊中的适应证及其应用。

  3、了解:介入性诊断治疗、高压氧治疗、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急诊胃镜在急救中的应用及其适应症。

  (三)考核

  见总则

?首都医科大学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