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频道考研报名正文

考研热度不减 大三生发帖征集考研伙伴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0-11-03 06:43:31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已于近日结束。与往年相比,我市独立学院的学生考研热度依然不减,报名人数反而有所上扬。记者从电子科大中山学院调查发现,考研班、自修室都异常火爆,在考研一族中甚至出现了不少提前备战的大三学生。
    
    ■现象大三学生发帖征集考研伙伴
    
     “我是人文社科系一名大三的学生,在为考研做准备,有考研的筒子们,留个QQ 号,互相打下气。”昨日,记者在中山学院的帖吧中看到,一名大三学子发出了考研“征集令”,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有学生跟帖说,高考时发挥不好,所以选择了独立学院,心里很不舒服,要把考研作为一场“翻身仗”,考上名校研究生,提高毕业文凭的含金量。
    
     在本市各个高校的帖吧、BBS中搜索,记者发现提前为考研备战的学生还真不少,甚至有人从大一开始就立志于考研。中山学院艺术设计系的学生潘吉今年报考了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她最近去自修室学习时,发现有不少学弟学妹们已经抱着本考研英语词汇在“猛啃”了。该校人文社科系的大三学生小林报了一个考研英语辅导班,他的目标是,明年考入北京的一所名校,所以现在就提前准备了。
    
     据初步统计,电子科大中山学院今年共有约490人通过了考研报名,约占应届生的15%左右。潘吉告诉记者,她班上就有10来个同学考研,有些院系的考研人数比率应该更高。
    
    ■学校分层教学鼓励学生考研
    
     对于独立学院中日渐升温的考研风,学校究竟是持何种态度呢?记者了解到,多数独立学院都把学生考取研究生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中山学院为鼓励学生考研,就采取了多种举措,不仅开辟了考研专用自修室,还对大一新生采用了“分层教学”。
    
     该校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基础的摸底调查,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初步选择。然后,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分成实验班与普通班两个层次教学,该校党委书记成教予介绍说:“分层教学主要以学生为本,为有意向考研的同学提供了方便,在实验班中,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升学的基础培养。而普通班中,会跟以往一样比较偏重学生们动手能力的培养。”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独立学院属于“三本”,生源的差异以及独立学院均无研究生招生资格,独立学院的学生要考取研究生要比重点大学的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更需要学校的支持。
    
    ■观点理性看待避免跟风
    
     与前几年“全民考研”的沸腾场面相比,如今的考研人群已经逐渐回归了冷静和理性,如何看待独立学院学生考研的“升温”呢?中山学院的王老师分析认为,独立学院有其特殊性,很多学生因为高考失利,错失了读一本高校的机会,把考研深造作为自己到独立学院读书的选择,考研对于他们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学校正是考虑到这类学子,才在大一就开始实行分层教学。
    
     不过,也有不少人主张不妨给考研热泼泼冷水,采访中,一名大学生就说:“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独立学院毕业以后未必就干得不好。”市教育局高成职教科的有关人士表示,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考研,独立学院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理性对待,正确引导,学生们不妨在对所学专业及自身职业兴趣充分了解后再做决定,避免盲目跟风。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