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频道考研报名正文

盘点: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扩大 08年研考有七变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2-04-17 23:48:09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陈霄飞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即将举行。仔细梳理2007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的内容、进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我们不难发现七大明显变化。

  变化一 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扩大

  据了解,200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7所高校试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招生单位将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教育部将继续扩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试点范围,2008年将安排设置研究生院的普通高校进行试点。

  改革后的研究生将不再区分公费和自费,采取奖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没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将自费承担所有学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是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改革,更不是全面收费制度的改革,而是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研究生管理体制的根本变化,涉及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导师管理等各个方面,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改革。

  变化二 农学门类首次联考专业课

  从2008年起,在研考中,纳入农学门类招生的所有学科专业(含其他学科门类中授予农学学位的学科专业)的公共基础和动植物类学科群的基础综合将实行联考,其他学科(含16个二级学科)的基础综合部分,招生单位可自行命题。

  调整后的4门初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语、农学门类公共基础和农学学科基础综合。农学门类公共基础的数学、化学,农学学科基础综合的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实行联合命题。

  变化三 复试

分数线分区有调整

  教育部对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初试分数线分区进行了调整,河北、山西等7个省份从复试分数线一区调整为二区。调整后的复试分数线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

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二区包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三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硕士研究生招生实行按一区、二区、三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的基本分数线,二区的分数线一般要比一区低5分。以去年的历史学复试分数线为例,一区的考生为290分,二区为285分,三区为280分。

  变化四 复试分数线照顾三区在职生

  目前在三区就业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在职考生,如报考地处一、二区的招生单位,按三区分数线予以照顾;目前在二区就业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在职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不享受二区分数线的照顾政策。

  变化五 调整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

  报考地处二、三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变化六 交卷时间有调整

  考生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变化七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不接收非该计划的调剂考生

  200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不接收未报考该计划的调剂考生。报考该计划的考生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外录取。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