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考研专业课正文

2016考研:社会工作硕士专业详解-跨考考研

最后更新时间:2015-06-01 08:00:00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2016考研:社会工作硕士专业详解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1日跨考考研网研招网跨考论坛
摘要:在专业硕士中,大家对专业的了解应该也不会太少。关于社会工作硕士专业的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在考研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越深,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所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

  在专业硕士中,大家对专业的了解应该也不会太少。关于社会工作硕士专业的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在考研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越深,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所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提供社会工作硕士专业详解,供大家参考:

  社会工作硕士(Master of Social Work,缩写为MSW)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的专业学位。西方发达国家已有数十年培养社会工作硕士的历史,我国从2009年起开始设置该学位,2010年31所著名大学招收了我国第一届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是在党中央直接关怀下设置的。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做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指出要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这就为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和使用指明了方向。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按照政府人事部门(原人事部)的政策文件,社会工作人才属于专业技术人才。

  从事社会服务、公共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被称为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社会工作的主要职业领域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就业服务、医疗卫生、扶贫发展、优抚安置、慈善事业、婚姻与家庭生活服务、教育辅导、司法矫正、劳动者权益维护、青少年服务、儿童保护、妇女及老年服务与权益维护等。上述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不但需要第一线的社会工作者,也需要对社会服务进行设计和统筹、对一线社会工作人员进行督导和领导(管理)的社会工作高级专业人才。社会工作硕士就是这些高级专业人才的预备队。

  社会工作高级专业人才可以在政府部门、群众团体、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会服务机构中工作。政府部门中属于社会服务、公共服务的岗位,将需要一批社会工作高级专业人才;工会、青年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的大量工作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也需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至于那些致力于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和机构更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用武之地。所以,作为高级专业人才,社会工作硕士有广阔的就业空间。

  社会工作者借助专业理论与科学方法,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干预,对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社会工作硕士作为高级专业人才要求有良好的为社会服务、为困难群体服务、促进社会公正和发展的价值观,同时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进行社会服务项目设计、管理的方法和能力。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是培养社会工作高级人才的关键。

  我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主要课程包括:社会工作理论、社会研究方法、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服务机构管理、社会政策分析、社会工作价值观,以及社会项目管理、贫困与发展、家庭与家庭服务、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制度等。此外还有丰富的社会工作实习。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不但注重理论,而且注重实践,突出社会工作实务能力训练,也兼顾研究能力的培养。它培养的主要是就业导向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01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社会工作人才列为与党政人才一起要重点发展的六类人才,并决定到2015年我国要建成200万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达到300万。这说明,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国家战略,社会工作职业在我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社会工作硕士将成为这支队伍的高端,作为社会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社会工作硕士应该有良好的职业前景和用武之地。社会工作也将成为在促进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很好社会声望的职业。

  现代社会工作集中体现了促进人民福利、追求社会进步的价值目标,是年轻大学生服务社会和人民、促进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欢迎有志青年报考社会工作硕士,锻造成才,走进高尚的社会工作职业队伍。

  【设置方案】

  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决定设置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Social Work”,英文缩写为MSW。

  三、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四、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具有一定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学士学位获得者。

  五、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办法。

  六、教学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社会工作实务能力训练,兼顾研究能力培养。

  七、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重视实践教学。

  八、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具有较丰富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及相应的教学和研究能力。

  九、学位论文应与社会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可采用社会服务项目设计与评估、实务研究、政策研究等形式。

  十、课程考试合格,完成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十一、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由国家批准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以上为社会工作硕士专业的详解,希望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认真对待,为自己的考研多增添几分把握,最后祝大家考研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相关推荐:
全国各院校法律硕士招生人数汇总 2015审计硕士分数线
2016考研:法律硕士最全面备考资料汇总 应用心理硕士招生报考相关信息
2016考研旅游管理硕士英译汉练习汇总 全国44所院校2015年MAud复试分数线
翻译硕士高频名词解释汇总 临床医学硕士2016报考全面解析
2016年医学硕士备考知识全面汇总 翻译硕士2016备考资料

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空间
或微信:kkkaoyan

跨考教育(粉丝18.7万)

更多
  • 魔鬼集训
  • 精英计划
  • 复试
  • 私密1对1
  • 保研
跨考精品课程推荐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