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与非法学)复试信息

最后更新时间:2014-10-23 17:40:40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复试办法

    第一条  为做好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以下简称复试)工作,规范复试过程与方式,按照学校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复试工作要自始至终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三条  复试工作在法学院硕士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下进行,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一把手任组长、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领导任副组长组成。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复试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复试小组进行相应考核工作。
    第四条  复试工作参加者是法学院教师和法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秘书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
    第五条 复试对象:
报考生:参加2011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联合考试初试报考我校且初试成绩达到规定的复试分数线者;
复试、体检时间:3月25日—28日。体检统一在校医院进行,具体安排由研究生院安排。
3月25日下午14:10—16:30:报到;
3月26日上午:外语及专业课笔试;
3月26日下午、27日上午:同等学力加试;
3月28日上午、下午: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
    第六条  实行差额复试,2011年法律硕士(法学)招生计划为70名(含推免生,不含资格返回生),复试比例不低于120%。在苏州国际学院培养。
    第七条 符合我校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自行从研究生院网站上下载《复试通知书》。复试名单在研究生院网站上查询。
    第八条 复试资格审查。包括对考生身份的审查;学历证书原件的审查;同等学力考生的审查;对考生身体状况的审查。
    第九条 复试内容和形式:
    复试考核范围同初试考核范围一致。
    (一)外语笔试、 专业综合课笔试,考试时间共3小时。在3月26日(周六)上午进行,具体教室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
    外语笔试满分50分,考试时间1小时。
专业综合课笔试科目为:民法、刑法、法学基础理论、宪法、中国法制史(调剂生可参考人大出版社相关教材)。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2小时。由复试领导小组指定相关教研室负责专业综合课笔试命题,法学院组织审题、密封试卷和考试工作,并由相关教研室集体阅卷。    
    (二) 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
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满分为50分(听力为20分,口语30分)。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复试题目,通过师生互动进行考察。每名考生测试时间为10分钟左右。
    (三) 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
     1. 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 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满分为100分
    2. 综合素质和能力
    (1)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人事档案审查或政审在复试后进行);
    (2) 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3) 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4) 人文素养;
    (5) 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综合素质和能力满分为50分。
    (四) 同等学力加试
    同等学历考生(含成人应届本科)需加试两门与初试科目名称不同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考试科目为: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 分。分别于3月26日下午、27日上午进行。
    第十条  复试程序
    1、 专业综合课笔试、英语听力测试
    法学院办公室按照统一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所有考生闭卷考试。复试考生须携带有效身份证明、复试通知书参加复试,严格遵循考试规程和考场纪律。
日语听力测试由外语学院统一安排。
    2、面试:
    由法学院复试领导小组组织复试小组,每组为5人,进行专业课口试、综合素质口试,英语口试由法学院邀请外语学院教师单独组成面试小组进行。
    考生按照安排的面试次序,当场抽签。考生依次按答题时限回答题签上标明的问题,全部问题回答结束后再由面试教师就题目涉及的范围补充发问;面试记录人员记录每位考生的面试情况,填写《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复试情况登记表》。
    三项面试同时进行,分别计分。
    日语口语、听力测试由外语学院统一安排,法学院网站公布。
    第十一条  复试成绩计算
    1. 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30分以上,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30分以上,专业课加综合素质面试成绩90分以上,同等学力加试成绩6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任何一项未达到规定分数,即为复试不合格。
    2. 各项复试成绩均合格的,将各项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55%,复试成绩权重45%。
    第十二条 发复试、复审不合格通知书
    1.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列入拟录取名单。
    2.复试期间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替考、或政治思想道德状况不符合录取要求的,视为复审不合格。
    3.对复试、复审不合格的考生,于复试后及时向考生本人发出不录取通知。
    4.对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于体检结束后向考生本人发出因体检不合格未予录取通知。
    第十三条 复试后向外校转第二志愿、调剂录取 。对初试成绩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要求、因在我院复试不合格而未予录取的考生的全部报考材料和试卷,送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由研招办转寄考生第二志愿单位,或向外校推荐、调剂录取。

    第十四条 本实施办法自2011年3月14日生效施行。解释权由法学院复试领导小组负责。

复试安排:


一、报到时间:3月25日下午14:10-16:30
    地点:明德法学楼二层大厅
    报到时凭书面《复试通知》、《准考证》、有效期内的身份证以及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参加复试,复试报到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应届考生复试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1、大学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
2、学生证原件(入学年份为2007年,要求每学期均注册);
非应届考生复试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1、大学课程学习成绩单或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出具单位章);
2、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同等学历考生复试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1、国家外语四级水平考试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一万字左右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
3、相关学术成果。
二、 外语笔试、专业综合课笔试;时间:3月26日上午    
地点:具体教室安排于3月25日报到时查询。(考生复试前一天务必熟悉笔试和面试的相关考场分布。)
    三、 同等学力加试:3月26日下午、27日上午
    具体时间、地点见复试通知书,也可看研究生院网站。
    四、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外语口语、听力测试
    时间:3月28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
    地点:具体安排于报到时通知。
    我校2011年硕士生考生(小语种,即日、俄、德、法语)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由学校委托外语学院组织,具体安排于3月25日报到时查询。 
    五、考生参加上述考试均须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复试通知书。
    六、体检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复试时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体检,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七、 交通指南:
    首都机场—人民大学(乘机场大巴至友谊宾馆站下车);
    北京站—人民大学(乘808路公共汽车至人民大学站下车);
    北京西站—人民大学(乘320路公共汽车至人民大学站下车或374路到人大西门下);

    上述所有时间地点以复试通知书上所载时间地点为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11-3-14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