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考研报录比最高的十大院校

最后更新时间:2016-07-10 09:10:02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2017年考研复习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但是依然有很多同学没有确定好目标院校。下面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考研报录比最高的十大院校,希望对备战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考生们择校有帮助!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考研报录比最高的十大院校

一、南京财经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学校由原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

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南京经济学院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历经多年改革建设,依托新的发展机制,南京财经大学的知名度迅速扩大,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2004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具有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硕士学位授予门类。截止2012年12月,学校拥有硕士生导师320余名(含兼职),在校研究生1600余人。

2013年学校《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自2013年开始招收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至此,我校基本形成一个从硕士到博士,从学术型到应用型,从全日制到在职MBA等多层次的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二、杭州师范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杭州师范大学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8年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13年更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0年以来,杭州教育学院、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相继并入,组建新的杭州师范学院。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百余年办学,弘文励教,青蓝相继,学校逐渐形成了以"勤慎诚恕,博雅精进"为校训的优良传统和"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办学特色。

三、华东师范大学

软件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华东师范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育、科研设施。学校中山北路校区占地约1200亩,座落于上海市普陀区,校园环境优美,融合了欧陆风情和中国传统的校园建筑错落有致,素有“花园大学”之美誉。经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2002年12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紫江集团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建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正在规划建设的闵行校区占地1,800亩,将建成“数字化、生态化”校园。

四、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校在1986年设立研究生院,是国务院首次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院校之一,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二级学科博士点7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8个,拥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还建有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管理型学院,2004年学校成为全国师范院校中唯一的工程硕士招生培养单位。学校现有各类学生37,000余名,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名。全日制本专科生13,500余名,研究生近6,000名,外国留学生1,000余名。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与科研人员1,600余人,包括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100余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1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10人、紫江讲座教授20人,不少学者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

五、上海师范大学

数理信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至197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

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94年10月,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我校管理。学校下设17个二级学院、104个研究机构。另设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是我校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共建的、旨在培养高层次青少年教育与研究人才的二级学院。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上海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等机构也设在我校。学校还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老年大学。

六、辽宁大学

信息科学与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辽宁大学研究生教育,经过几代辽大人的努力,走过了35年的历程。自1978年9月起,学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1月,外国经济思想史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辽宁大学研究生院前身是1977年在学校科研处设立的研究生科。1987年4月,由于发展的需要,学校决定成立研究生部;2003年9月,更名为研究生学院;2011年7月15日,更名为研究生院,统一负责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工作。

七、华东师范大学

计算中心

计算机应用技术

软件学院成立于2002年1月,是国家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也是全国师范院校中唯一获准成立的示范性软件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教授任院长,周巢尘院士任名誉院长。学院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办学国际化、运作市场化、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之路,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人才。学院下设“三系三所”即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数字娱乐三个系和计算机理论研究所、海量计算研究所、嵌入式系统研究所,拥有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学校支持软件学院进行“高可信计算985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学院现有本科生805名,研究生815名,毕业生深受社会青睐,就业率与薪资水平名列学校前茅。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上海)、国家对日软件人才培训基地也均在我院落户。学院发展迅速,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学院教职工人数达100余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国家杰青2名,上海市曙光学者2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3名,上海市浦江人才1名,拥有副高及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达40余名,拥有海内外著名高校兼职教授7名。2009年学院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共计68项,其中,新增项目30项,涵盖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重点项目,在研经费总额达3000万。

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和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曾先后多次更名,1958年迁址西安,1959年被列为首批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1960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改名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定为现名。

九、上海交通大学

软件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创办于1896年、以南洋公学为前身的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一个世纪以来,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科学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专家,为国家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著名校友有江泽民,以及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邹韬奋、茅以升、蔡锷、黄炎培、邵力子、王安等。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交大校友有6位;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交大的校友有200多名。改革开放以来,一批较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十、东华大学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重点学科介绍:

"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以建设项目设置,打破二级学科界限)

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

纺织、服装科学与工程

染整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重点学科(按二级学科设置)

材料学

纺织工程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上海市重点学科(按二级学科设置)

材料学(重中之重)

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服装)

染整工程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