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学整理易错点巩固薄弱部分有助提高

最后更新时间:2012-08-02 16:23:43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暑期无疑是一个考研复习的黄金时期。就考研历史学来说,7、8月份是专业课复习的第一阶段,即全面复习阶段,也是提升第一阶段复习效果的关键阶段,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抓住这一复习时期,争取能为考研历史学加分。

  炎炎夏日已经到来,对于埋头考研苦战的考生来说,很容易陷入心浮气躁的状态。而且整个暑期的时间都可以完全自行支配,很多学生都容易产生一种茫然的感觉。只有对整个暑期复习有个系统的规划,才可能有效的利用这两个月的大片时间,有效提高自身水平,不会白白浪费掉这个黄金阶段。

  2013年的历史学考试,其考察目标相信仍无外乎是考纲中所规定的四项基本能力,即: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史料解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复习时要寻找“生物钟”,合理安排各科的复习时间。每位考生在每一天都有一段很短的最佳学习时间,因此,把最重要、最难记的内容放在精力最旺盛的时间里复习,这样效果最好。

  复习时要消灭错误,避免思维定势的误导。在强化复习期间,考生在做的作业或者练习的时候,最好将自己不熟悉或者容易犯错的地方全部收集起来,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然后深入分析错因,找准知识的薄弱环节,然后查漏补缺,这样有助于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历史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很多考生喜欢集中时间段针对某一科进行冲刺,各个击破,这种复习方法一般来说效果不会太好。连续数天只看中国史或者世界史,意味着复习周期延长,很容易出现记住后边忘了前边的现象,一轮四科复习下来只有最后一科的最后一部分记住了,这种复习效率极低,不要说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就连牢固程度都是个问题。将世界史与中国史交叉起来复习,将两者联系起来,对同一时代的历史时间进行对照比较,更有助于记忆,深化理解。这样每门科目的复习周期相对较短,且记忆效果更牢靠,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也更深。

  考纲要求考生要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特别是对一些跨专业的考生而言,这点尤为重要。一定要以基础教材和考试大刚为基本出发点,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中的重点知识。建议2013年的考生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参考教材,要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

  无论是本专业的考生,还是跨专业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切忌买一本辅导书好好深入研究就够了。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过程。

  对于中国古、现代史以及世界古、现代史的学习应当尽量在暑期结束前,也就是八月底前完成。在对中国以及世界历史的全面充分复习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打好牢固基础。历史学的复习重点并不在于记住一些零碎的知识,而是根据具体知识探讨历史发展规律,要求考生具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宏观眼光,这就进一步要求考生有自己系统、宏观的知识体系,能够将中外历史熔为一炉,将古今线索划为一线,能够把握整个世界的历史脉络,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候,建议大家要充分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近现代历史更要放到世界背景之下加以解读。

  总之,同学们也不要将考研历史学想象的太过复杂,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研历史学复习计划,坚定自己的目标,持之以恒,最后一定能够成功。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