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历史学考研笔记:商朝

最后更新时间:2014-09-05 17:46:51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以下是由跨考教育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备考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祝大家能够取得好成绩!

  奴隶制的发展时期—商朝

  一、商族的兴起与商王朝的建立

  (一)商族的起源

  司马迁的西来说、王国维的东来说、傅斯年的北来说,此外还有东北说、江浙说等。

  (二)先商时期的历史

  从始祖契到商汤立国为先商时期: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季)-王亥-王恒-上甲-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大乙(汤)

  《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史记?殷本纪》 “三人行浴,(简狄)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而生契。”

  先商时期商人经常迁徙,《尚书?序》谓“自契至于成汤八迁”。

  《诗?商颂?长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说明商人曾在海外打过胜仗。

  《世本?作篇》:“相土作乘马”、“亥作服牛”,说明相土和王亥时商人开始利用牛马挽车,这是商人对古代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竹书纪年》、《楚辞?天问》记载商王亥曾赶着牛车到有易氏地区,有易之君杀王亥,夺其牛群。后来王亥之子上甲微战败有易,杀有易之君。据此王亥时商人的势力可能已经进入河北北部。

  (三)汤灭夏和商王朝的建立

  汤先后翦灭葛、韦、顾、昆吾,以伊尹为相,举兵伐夏,经鸣条一战夏桀败亡,汤建都于亳。自成汤建国至商纣灭亡,共传17世30王。

  二、商代前期的发展与盘庚迁殷

  (一)商代前期的发展

  伊尹放太甲;太戊以伊陟、巫咸为相、祖乙以巫贤为相治国,颇有政绩。

  (二)盘庚迁殷

  汤之后十九传至盘庚,这其间商人曾五次迁都。盘庚为了扭转商王朝颓势,决定将都城由奄迁居到殷。殷“左孟门而右漳滏,前带河,后被山”(《战国策?魏策一》),是所谓“天下之中”。此后273年都城不再迁徙。

  1.盘庚迁都原因

  (1)畜牧业转向农业说

  (2)粗放农业转向精耕农业说

  (3)疟疾说

  (4)水灾说

  (5)阶级矛盾说

  (6)去奢行俭说

  2.迁都特点与意义

  殷墟地处洹河冲积平原上,为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地,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殷墟的总体布局以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型放射状分布,是一座开放形制的古代都城。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后冈遗址和众多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

  3.关于商代历史的分期

  传统说法:以盘庚迁殷为界分前后两期。

  新说法:从商汤开国至盘庚迁殷前为前期;盘庚、小辛、小乙三王在位时期为中期;武丁至帝辛为后期。

  三、武丁时期的商王国

  武丁统治的五十多年是商王朝国力最强盛、疆域最广阔的时期。武丁在傅说辅佐下把商王朝势力推向顶峰,先后用兵讨伐周边地区的方国和部落,卜辞中有武丁征伐邛方、鬼方、羌方、马方、人方、荆楚等的记录。《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武丁之妻妇好是一位统兵征战的女将,卜辞中曾有她带领13000人征伐羌方的记载。1976年考古人员在安阳小屯西北发现了妇好墓,出土了大量带有“妇好”铭文的青铜器,其中包括很多青铜武器。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