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并不困难 要理性对待复习过程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2-07-27 21:39:34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考研数学难么?相信很多人会表示肯定,真的难么?难在哪里?相信很多做过历年真题的同学有这样的感觉:“考研数学也不过如此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是的,考研真题的确没有那么难,甚至有的时候比我们平时做题难度小很多,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同学谈到数学就变色?这其中有思想认识上的盲目性。

  如果对考试的难与易问题有一个理性认识,坚信脚踏实地的努力必将有收获,那么,任何一个考生,即使基础较差,只要复习方法得当,塌实努力,难和 易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历年来都有不少实现这种转换的成功考生。每个考生都要有必胜的信心,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是考试成功的前提。

  考研数学在很大比例上在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这些基础性的东西需要在第一阶段充分把握。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 考研数学的各个考点、知识点系统性的过一遍。在接触辅导书之前最好先过一遍教材,以便大致有个了解,最好结合考纲,这样有针对性。同济版《高等数学》,看教材时,所有定理的证明都可以跳过,比如第一章极限,看上去就让人头晕的“ε—δ”语言是数学系的同仁作的工作,不用管它,你只需要看到一个初等函数后会用“代入法”求其在某一点的极限就可以了,书上有很多东西写得很详细,看的时候要抓主要矛盾,有所取舍,具体说起来就是着重考纲中要求为“理解”和“掌 握”的部分。但因为了解过程也有助于记忆结论,所以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大致了解一下重要定理的证明思路。不管看不看过程,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记得公式和定理。不同于高考,考研数学要求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所以必须要像学习英语单词那样时常回忆,加深印象。

  另外,还须注重运算能力的培养。这里所说的运算能力包括速度和准确率两个方面,多数人一定有这样的感受:一张数学卷子发下来,题目都会做,都有思路,但是一做起来就漏洞百出,总有地方出错,结果时间自然不够。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自己平时从来不练,看到一道题,先想思路,如果方法上没有什么 障碍的话就认为不会有问题了,其实事实上如果真的动手去做很可能发现并非想象那么简单。

  不要盲目的追求解题速度,而是要注重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对各种题型解题思路的形成。要强调抓住基础,要重视和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和理解,并要熟悉常见考点的题型和解题思路。其次,要加强综合解题能力的训练,力求在解题思路上有所突破,具体来说就是要抓住能够集中体现和综合各知识点的若干考点,进行重点突破。

  运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求极限、求导数、求高阶导数、求不定积分、求向量的点积和叉积、复合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行列式或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的乘法。一定要练到熟得不能再熟,基本不出错的地步。运算速度到后期显得比较重要,因为冲刺阶段都是要整张卷子的做,这时不仅要分配好各部分题目的时间, 而且要确保能在预计的时间里完成相应的任务。

  最后提醒广大考生,任何的辅导机构及辅导书籍都只是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考生自己!大家一定要勤于动手动脑,充分利用一切学习资源,力求对常见的考研数学考题类型、题型、思路、特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自己动手做一定数量的综合性练习题,勤于总结,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不断巩固扩大考研数学学习的成果。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