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复习 夯实数学基础四方法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3-05-08 01:42:41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随着考研在大学校园关注热度的一路飙升,广大学子进入备考阶段的时间点也一年早于一年。对数学公共课这种需要打持久战的科目而言,考研复习初期的基础阶段能够合理安排复习计划,打下牢固、良好的基础,对考试最终的结果有重要的影响。我们数学教研室李老师认为:数学复习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先将知识基础打牢,构建起知识体系,然后再去追求技巧以及方法,一座高楼大厦必定是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之上的,因此我们将基础知识的复习安排在第一阶段,希望大家给予足够重视。

  1.夯实基础,概念学习法

  “概念学习法”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这一方法顾名思义,就是从基本概念入手。课本和复习资料是学习概念最需要的"武器"。高数里的概念一般都很抽象,必须理解其数学意义。基本概念是课程知识体系的支撑点,掌握了基本概念就等于抓住了纲。"万变不离其宗",从概念入手,一旦了解了概念,把握住概念中的核心词汇,理解概念中蕴藏的精髓所在,就如同把握了解题的命脉。在做题的时候就有坚实的基础,容易对症下药。

  数学的考题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精确的答案,因而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万变不离其宗的灵活运用概念,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2.追根溯源,记忆法

  记忆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的手段。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人的一切智慧财富都是与记忆相联系着的,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人在认识过程中就无积累,就没有继承。当然也不能死记硬背,正如歌德所说:“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无法占有的。”

  而很多考生认为数学会做题就可以了,不需要记忆,但是通过和考研数学得高分的同学交流可以知道,在准备数学的最终阶段,还是需要记忆。只有先把基本的概念、解释记住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理解、运用。

  3.攻克真题,实战法

  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我们都一再强调真题。真题就是下面我们将要参加的实战考卷的翻版,因此真题的作用不容取代。但是对于真题部分,很多人都不在意,其实,研究一下2005年的数学三和2006年的数学一,可以看出来,2005数学三的最后四个大题基本上都可以在历年真题中找到原形,2006数学一的最后一个概率题也一样。

  利用真题不是把真题里面的题会做了就可以的,而是指通过研究真题发现考试的重点在哪里,又为什么会把这部分作为重点考察。除了现有的真题形式以外,还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并要根据可能出现的形式寻找相应的解题思路。

  做大量的数学题是必然的途径。做题的过程反过来又加深了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理解,对基本方法的掌握,相辅相成。在真题之外,还要做大量的模拟题,锻炼对基本知识的灵活利用能力。

  4.举一反三,串联法

  数学科目不像有的文字科目一样,是分板块分部分的,一个部分没有学好在学另一个部分的时候,相关性不强就可以从头来学,对于这部分的分数不会有太大影响。而数学科目是循序渐进的,基础没打好,积下的问题在未来的学习中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让人不堪重负。而一道高数题涉及的内容回到课本上可能是跨越好几个章节。

  所以学习数学时必须要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做题发现哪几个知识点比较容易连着一起出题。哪几个知识点又比较孤立,假如出现在同一道题里,又是怎样,并且尝试自己给自己出题,或者同学之间相互出题。

  考研数学一般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解题的能力。数学的复习不像政治有的时候对于某些人是可以用突击的形式来完成的。数学与英语复习相似,需要一步一步的积累知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最后,祝愿复习2014年考研的同学们能够复习顺利。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