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复旦大学金融基金管理公共课考研经验分享 

最后更新时间:2013-06-14 10:39:03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基本情况介绍
  3月26号复试结束,31号晚上挂出最终排名,我是基金管理第二名。有些恍然若失,想想这半年来的经历,更多的是负面的教训,而非正面的经验。我并没有准备得十分充分,也不是最努力的一个,甚至犯了严重的错误。而之所以最终能够考上,多多少少有些运气。如果我是跨考的话,也许就悲剧了。

>>>2014金融学考研复习指南

  宏观过程回顾
  一、这一部分分为两块,先说说我的正面经验。
  (一)意志坚定
  就像在马拉松开始之前,先得把鞋底的沙清理干净,心无旁骛才能走到最后。在我看来,考研不同于高考,有三点。首先,主要靠自身意志力而非外界压力保持状态,身边很难有一大群同样努力的同学。其次考研风险更大,只能报告一个专业,没有平行志愿,一般的调剂会比原来报考的学校差不少。最后,随着心理的成熟和阅历的积累,高考时所谓的梦想和激情已经失去了作用,剩下的只是空洞的口号,我们更多考虑的是现实利益。考上某个王道专业的研究生,那不是梦想,只是阶段性的目标。要在残酷的金融考研大军中存活下来,逆流而上,必须有坚定的意志。从而必须为自己这一段路找到一个支撑点。
  在考研结束后的某个晚上,我走在月牙楼的环形路上,突然意识到,成功需要希望,而巨大成功需要绝望。如果当初没有身处绝望之中,我不会连续一个多月从西溪骑到紫金港备考,不会每天挣扎着早起背单词,更不会逼迫自己一遍遍看书总结。前三年的成绩肯定包不了研,外推也没戏了,出国想都不用想,而本科毕业工作又不是我所喜欢的。当你看着身边的同学逍遥保研,或者拿到名校offer,或者做着月薪四五万的名企实习,就知道,差距产生了。这时候就会问,自己差在哪里,为什么别人可以我就不行,为什么我没能在这个制度内赢得游戏。赤裸的现实,受伤的骄傲,渺茫的前途,眼前只有考研一条路,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拼抢。
  (二)单位时间效率高
  我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时间并不算多,平均下来,每天真正用在看书上的大概8个多小时,其余的时间我也不知道去干嘛了,要么是下午睡过头,要么是晚上心情很不好。每周五晚上的天天向上和火影我从没落下过,虽然知道很浪费时间,该看的还是看,常常看到半夜,所以周六一般会休息。在11月之前,一般星期天不看书,整理东西或者睡觉,现在想起来真是很水……但是在学习时间内,我一般能够保持很高的效率。二李复习全书用了一个月时间过完第一遍,例题和习题全做完,每天做四个小时的样子。当时感觉数学提升非常大。英语阅读一般9~10分钟一篇,正确率还行。而专业课在过第二遍的时候收获很大,书上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搞定了,也分类整理了笔记,到了复试也能回忆起每本书的逻辑结构和主干内容。那时候看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得停下来休息,因为大脑负荷量太大了。整个教室仿佛安静了很多,脑海里的磁场不断扩张,然后笼罩全身,那种感觉很不错。 >>>2014金融硕士5-8月份复习建议
  (三)临场发挥好
  考研这东西既然是个考试,也就说明临场发挥非常重要,平时看书看得再深,也得反应在卷面上。而我主要是在政治和专业课的答题上相对处理得正确。在考试之前,我把肖秀荣四套题中的主观题答案工整地摘抄下来,当做练书法,大概抄了三个晚上,从那之后写论述比较有感觉,而且字迹也很漂亮。后来考场上时间很紧,写得有些潦草,但还是比绝大多数卷面好看。至于专业课,我也把四本书上的识记性的内容全部誊抄一遍,一边默念一边练字。到了考场,我把试卷浏览一遍,数了数题目数量,大致规划了每道题的空间,使得排版看起来美观。分数证明我这个步骤十分必要,文科性质的试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卷老师的主观感受,只要字体潇洒干净,分布合理紧凑,而且言之有理,有图有真相,肯定低不了。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