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 信用

最后更新时间:2011-07-27 23:02:19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一、信用

  1、信用的概念

  ①一般意义普通的含义

  ②经济上的概念:在经济学中,信用专指借贷关系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运动。

  A、活贷款;B、指债权债务关系,即因贷款而产生的信用关系。

  现代社会,任何货币的盈余或货币的赤字都同时意味着相同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如果你手头有了支出后节余下来的货币,比如钞票,就是你贷出,也仍然提供了信用——向发行银行券的国家银行提供了信用,如果用于银行存款,那只不过是掌握着那家银行的负债。

  2、信用的基本特征:(1)、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无对等交换是单方面的转移;(3)信用终结时,价值发生增殖;(4)价值的所有权没有转移,转移的是使用权;(5)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二、信用的产生

  1、信用的起源:源于私有制。

  2、实物信用。缺点:借物还物,借和归还都较困难。区别于商业信用。

  3、高利贷信用

  ①前资本主义的信用关系——高利贷信用占统治地位。高利贷者和农民、小资产者、领主之间的信用关系。

  高利贷者主要是商人,还包括寺院等(原因:因为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人是商品经济的代表,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占有者。而奴隶主,封建主是为了消费)。

  借贷者是奴隶主、封建主,主要是挥霍才借钱。

  农民、小手工业者借钱是为了生活。

  ②利率为什么高?A、商业利润高;B、放贷风险大;C、货币资金供给极其有限,商人作为高利贷者,高利贷利润必须赶上商业的利润,而商业利润高(商品经济越不发达,商人利润越高,商人也兼为运输业者,经商也需要担风险。)贷款人本身要但很大风险(农民借贷为了消费,还贷能力有限,放贷风险很大);D高利贷需求无弹性。农民、小手工业者非借不可;E、利率高,保证资金使用效率。

  问题:农村存在高利贷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怎样?

  三、信用的三要素

  1、债权债务关系;2、时间的间隔;3、信用工具(融资工具)

  保障要素是否可有可无?答案:不是。A、信用关系不是市场化,不需要保障,以人格担保;B、从法律上确立的信用关系是市场化。

  四、经济功能:分配资源最基本

  西经:规模扩大、边际生产利率。货币的最大利用是最有效率的。

  问题:四大经济功能之间的关系?信用作为资源分配的杠杆和其他功能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二节信用形式

  信用发放形式:商业信用、政府信用……、银行信用

  一、商业信用

  1、含义

  商业信用与实物信用的区别?

  实物信用是以使用价值形式提供的信用。实物是借物还物。

  商业信用: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将买卖关系与信用结合起来。

  2、特点:(1)、生产流通中的信用(以商品资本的形式贷出。不以商品交易为对象的货币借贷不是信用);(2)双方都是工商企业

  3、存在的原因

  商业信用缺陷:①规模;②方向;③信用。

  商业信用存在的原因:①生产中企业与企业的联系;②企业销售(卖方);③买方。

  局限:①范围小,仅限于有直接关系的企业;②数额小;③方向性强,单向性,不可逆;④期限短,用于商业信用的资金限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

  4、商业票据

  ①概念:在工商企业之间发生的,具有一定固定格式,载明日期、金额、到期由债务人按一定条件支付持票人一定款项的信用凭证。它是商业信用的工具,是接受或提供商业信用的凭证。

  无因性:信用关系不受形成该债权债务关系的原因的影响。

  要式性:票据格式有明确规定,只要票据是真实的,被接收者只能接受票据。

  ②种类

  商业期票: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放的支付承诺书(商业本票)。

  商业汇票:由债权人向债务人签发,命令债务人向指定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的票据。汇票开出后,必须经过承兑才有效(包括银行承兑和商业承兑)。

  期票与汇票的区别:期票是债务人签发的(接受商业信用)。汇票是债权人开出(提供商业信用),汇票要生效,必须要债务人承兑。

  融通票据:是不以真实交易为基础,投机者为向银行抵押借款而发出的——>只为向银行套取资金(即两人联合起来欺骗银行)

  商业银行:融通短期性商业性资金的银行,商业性就是短期性,即贷款不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而用于付工资、买原材料或押汇(即买商业票据进行贴现)。银行可以以商业票据为抵押贷款或贴现。以真实交易为基础,较为安全(银行以抵押或贴现贷款,而不愿信用贷款)

  ③票据行为

  A、出票:签发票据,票据上的权利义务都因出票而产生。

  B、承兑:票据的付款人在票据上签字并写上承兑,并承诺到期付款。

  C、背书:票据的收款人在票据背面签名盖章,将未到期票据转让给第三人。

  D、贴现:票据的持有人在到期前为取得资金,将期票据转让给银行。

  E、付款:票据到期时,付款人或承兑人付款。

  ④商业票据能流通的原因

  本身的原因:商业票据有合法条件,具备法律保障,是一笔未来的现金,具有可接受可能性;利用商业票据的不止一个企业。

  ⑤怎样流通?A、背书:签字、盖章、承担连带责任。

  ⑥商业票据的贴现

  贴现公式。注意讲到利率必须想到以多少时间为基础:A离开时间的利率毫无意义,年贴现率以必须考虑多少天为基础;B、利率必须为年利率才好比较。

  ⑦局限性:A、信用规模受企业资本量的限制;B、范围、期限有限;C、受企业信用能力有限性的限制;D、具有连锁性。

  二、银行信用

  1、银行信用的特点:(1)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信用量不受单一金融机构资本规模的限制,时间上不受单个产业循环、单个企业资金循环的影响;(2)具有广泛的接受性;(3)具有较强的可控性;(4)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2、投资银行:不属于存款式金融机构。英国商人银行类似于日本证券公司,美国的投资银行。

  银行不包括投资银行。存款式金融机构:A、特点:金融资产活动主要指贷款

  3、银行信用存在的原因

  ①必要性:银行信用有存在的必然性,即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需要银行信用来克服。

  ②可能性:社会再生产中总有一部份资金以货币形式闲置起来,说明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总能筹集到资金。

  ③社会需要银行信用满足需要。社会经济发展中新增的货币是由银行创造出来的,随着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需要银行创造货币满足流通的需要。[信用创造信用货币]

  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①商业信用便利,企业能利用商业信用,一般不使用银行信用;

  ②商业信用依赖于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使用要以该票据能贴现为基础;

  ③银行信用以商业信用为基础。以商业票据为基础的放贷,反映了客观的货币流通的需要,因为商业票据以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但融通票据除外。

  三、国家信用

  1、国家信用的概念

  2、国家信用的特点:(1)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强制性;(2)偿还期长,资金稳定;(3)利息、本金由纳税人承担。

  3、为什么需要国家信用?古典经济学家一般反对国家信用,认为国家不能干预经济,早期国家信用一般不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既非建设性的。(有观点:国家是“守夜人”,保卫人民安全,而发展经济主要靠市场)

  现代国家负有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行使经济职能所需要资金,除了税收以外,只能举债。所需资金只能通过市场方式取得,否则会扭曲市场机制。但是举债规模应有一定限制。

  4、国家信用的作用:(1)弥补赤字;(2)调解货币流通,稳定经济;(3)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5、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相互排斥

  四、民间信用

  居民间为解决生产经营或生活费用不足而形成的信用。

  特点:(1)发生在居民家庭中,主体是个人;(2)期限较短;(3)生活范围有限;(4)利率有较大弹性,存在高利贷;(5)具有较大自发性,风险性。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