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浮躁,抵制考研畏难情绪

最后更新时间:2011-07-06 21:55:16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7、8月,正值燥热的季节。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很容易收到环境的影响,产生一些浮躁和畏难的情绪,下面是跨考教育张老师收到的两封较具代表性的来信,信中表露了他们面临的普遍问题。

  “我的专业比较冷门,工作不太好找,所以只能寄希望于考研。今年5月份,我就开始复习功课了。尚未毕业的时候,我和几个打算考研的同学时常一起上自习,大家互相监督、暗中比较,还挺有学习的劲儿;可是毕业后,我在家里继续复习,却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暑假时光,特别懒散,看不进去书。其实我心里也很着急、很矛盾,知道这样浪费时间很不好,可就是管不住自己,总是想,再休息一会儿,我就去看书;可才看了一小会儿书,就想去喝水、吃东西或干点别的事情。我总是不能沉下心去学习,该怎么办呢?”

  ——一位苦恼的学生

  “念大学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那个时候身边的同学学习也并不认真,我也就得过且过。毕业前,我突然决定要考研。可现在看起书来特别费劲,觉得哪一门科目都非常困难,好多知识都要从头学起。我还有一个毛病,学习英语的时候,我总是担心政治复习得不充分;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又在想着英语到底应该怎么学……反正,什么都学不进去,心情特别浮躁……”

  ——一位渴望帮助者

  随后,跨考教育随机调查了一些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了解大家的心态。与来信中的两位同学一样,有的考研人虽然有了学习目标,但行动却跟不上。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准备考研的同学中并不少见。分析起来,其原因也比较复杂。在漫长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谁都会产生浮躁心理或畏难情绪,尤其是在复习时间较为充裕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诱惑而分心。这里,张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为广大考研的同学推荐两种方法。

  1. 时间折合法

  假如,你遇到一件不情愿做而又必须做的事情,那么,就将其简单折合为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再评价付出这个时间的难度,通过这样的转化就可以过滤掉或屏蔽掉原有的负性情绪。

  你该下楼取报纸了,却又懒得做,想拖延。这时,不妨采用时间折合法,“下楼仅仅需要两三分钟的时间,这么点时间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下楼当作运动,锻炼一下。”

  学习英语的时间到了,可你还是不想动,想多休息一会儿。可以这样告诉自己,“看一篇英语短文也就需要十分钟左右,如果用这十分钟来看电视,看不到什么东西就过去了。不就是十分钟吗?就用来学习英语吧,这么短的时间学习起来也不会累。”

  通过这样的转化,行动就会在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下发动起来,坚持一下,慢慢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习甚至会成为一种生活的需要。

  2. 重新解释法

  有的时候,困难之所以成为困难,是因为我们先将其定义成了困难。

  当年,苏轼兄弟要参加考试,考前感到非常紧张,问父亲怎么办。苏洵呵呵一笑,说道:“你们只当去看大戏。”当时,看戏是苏轼兄弟最喜欢的休闲娱乐活动。于是,兄弟俩抱着这种心态,轻装上阵,结果成绩斐然。

  其实,考研也是如此。有的同学比较偏科,极不喜欢某一科目,但偏偏这一科目又是必考的。怎么办呢?把这个科目重新解释一下,心态或许就会大为改观。你不喜欢英语,喜欢玩电脑游戏,因为你觉得游戏比较刺激,富有挑战性。这个时候,你不妨将英语重新解释一下,将其当作一种游戏,告诉自己,不就是另一种文字游戏吗?我一样可以玩得转。抱着这样一种游戏的、挑战的心态去学习,你会感到轻松自信许多。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