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2014年金融硕士考研421分经验

最后更新时间:2014-10-23 14:57:02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初试:

2014年1月4日和5日考完四科。第一天考完政治和英语,感觉发挥挺好,政治可以80,英语可以85。我喜欢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想,这是我的态度。晚上吃了点感冒药,头疼,7点多就睡了,睡到第二天6点多,起来看了半个多小时的数学。第二天的数学考完觉得可以上145甚至150。中午没有吃饭,一直在看专业课笔记和热点,带了几个巧克力,下午的专业课觉得挺简单的,但是由于复习不扎实,有些概念不清,但是已经是最后一科了,无所谓了,晚上吃了火锅庆祝结束。

关于一战考北大经院我简单说一下各科复习的状况。各个时间复习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数学主要看了大概两遍的复习全书,做了一遍的真题,和看了辅导班视频,和李永乐的440题,自己做了综合以上各本书的笔记,笔记看了两遍。英语背单词背到单词没有障碍,做了03-12年的真题,分析了一遍,和一份模拟卷(5套)。政治当时还报了一个强化班,后来觉得效果不好,虽然对政治比较感兴趣,但是分数考不高。专业课考中级的宏微观和政治经济学,就不多说了。

1、数学:

数学基础还好,当年我们的数学课就是和学校的物理系和数学系一起上的,要求也比较高。数学复习全书完整地看了一遍,由于一战的余热还没有散去,速度较快,大概两周多一点时间就能结束全书了,数学的框架基本建立地很完整。将真题按照章节顺序做了一遍。将一战做的笔记前后看了三、四遍。11月中旬以后,做了440题(即李永乐的10套卷)和张宇的8套卷。最后数学就是靠每周两套卷子和完全弄懂、掌握笔记中的习题,作为复习的重点。不过我的前提是复习全书已经很熟了,知道自己的薄弱知识点在哪,自己的优势知识点在哪,薄弱点各个击破。

2、政治:

9月下旬政治红宝书下来,开始复习的。看红宝书的第一遍是通读,将类似“重点”“最主要”等词汇用红笔划出,持续到10月中旬。看第二遍红宝书时,每看完一章,做肖秀荣的1000题。与此同时,看最近几年真题,把真题已考的知识点标记在红宝书中。第三遍看红宝书,拣重点章节、重点理论看,把重点知识完全搞熟。后面又略看了一遍1000题。到12月初的时候,开始关注今年热点问题。从网上找到肖秀荣的强化班讲义和冲刺班讲义,开始适当地背诵。最后阶段尽量多做选择题,包括肖四、任四、风中劲草的选择题。大题背诵的是肖秀荣冲刺班讲义(因为肖4的大题就是他的冲刺班讲义的东西)和启航20天20题。可是政治就是考不高,只有73分。

3、英语:

由于一战考得是英语一,而英语二总体要比英语一简单,虽然我英语不太好,但是也没花多少时间。刚开始接触英语二,由于单词已经没问题了,就直接拿到历年真题,开始每隔一天做一套,从08到13年的。40分的阅读基本稳定在34-38分之间,所以除真题外的资料,就每天读和听几篇新概念英语四。作文,最后一个月看了蒋军虎的英语二作文,自己写了 7、8篇,整理了一个自己的模板。英语还是单词、阅读和作文最重要。对于单词,最好能够背掉。考研阅读,按章节顺序出题,先看题目,把关键词标记出,带着关键词去读,可以省去很多时间,考研阅读的题目一般都能在原文找出。对于作文,尽量自己动手练习,再整理出模板。在考试的时候,要把握好时间,不要以为完型不重要,就不重视,把完型好好做完可以得到8-9分,而蒙一般4分差不多,把时间掌握好,这多得的 4分就很容易能取得。对于翻译,同样是这样。我考完没有对答案,按照之前模拟的水平一般在85这样,可是最后是77,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4、专业课:

这次考研把60%的精力给了它。四门课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接触,唯一和其他跨考生不一样的是,我考过FRM,其中有一本门市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关于 CAPM、APT、CML,关于远期、期货,关于期权、互换等,我都自学过,且做过不少此类的专业习题。但是很不幸的是,道口初试关于衍生品定价几乎没有,因此没有占到什么优势。

9月下旬开始看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罗斯的公司理财、博迪的投资学,大概10月下旬结束这三本书的第一遍。随后开始看第二遍公司理财,每章都做了笔记,并且做了金圣才的课后习题(也就是罗斯公司理财的部分习题,因为没有中文版的答案,所以用了金圣才的),这个持续10天左右的时间。随后找到一个对应米什金的课件,看了两遍。又看了1遍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学》,有人说他的货银是米什金的翻版,确实有很多一样的,不过他的货银正好弥补了米什金中缺乏关于中国的内容。按照大纲的知识点顺序,将米什金的和胡庆康的货银,糅合在一起做了笔记。11月底才开始看得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此教材看了2遍,按照大纲的知识点顺序,也整理出了笔记,笔记看起来很快。投资学,由于和公司理财有不少重复内容,按照大纲知识点顺序,做了笔记和整理了部分较经典的投资学题目,此后投资学的复习就摆脱了那本又厚又重的书,主要看笔记。由于没有多少真题可以参考,市面上好的参考书又很少,因此想做一些好的习题,又找不到。于是买了一本翔高出版的《历年真题解析》,里面收录了不少学校的431真题,可是这本书编的非常非常烂,里面的习题答案非常多的错误。我选择了几套有价值的真题,自己做了一遍,不会的,就查看教材,把较为经典的题目也收录在我的习题集上了。最后在网上也找到了部分金融学的练习题,开始练习,觉得好的就把它收录。

现在发现,我整个过程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其实觉得最根本的还是那几本教材,把笔记做好,把公司理财和投资学课本后面的习题掌握好,就挺好的了。由于初试关于热点的问题,考的比较少,而且热点问题也是考基本的知识点,所以把教材搞熟,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复试

道口的复试分为面试(400分)和笔试(100分),加上初始的总分500分,最后录取就是按照总分1000分进行排名录取。今年的情况是进复试80人,最后录取50人。也就是说406以上有30人被刷掉。复试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它占了一共500分,占了一半。由于初始分数比较集中,如果擦线进入复试的同学,完全可以在复试中逆袭,不被刷掉。今年就有几个406、407被录取了,相反也有420以上被刷的。

我的复试准备主要是把之前的笔记看了一遍,再刷了一遍投资学的习题,同时看了三本《清华金融评论》,整理了一下热点问题(热点最后没有用到),面试前两天好好准备了下个人简历。

面试(400分):

我是当天上午最后一个面试的,我进去的时候已经12点了,显然老师有点疲惫。我们进去之前,有工作人员将5份个人简历送到5位老师手中。我进去之后先鞠了一躬,向老师问好。随后老师叫我坐下,让我自我介绍。我就按照事先准备的自我介绍,背诵了一遍,老师们基本上埋头看我的简历。

老师看我的简历,问我的问题包括,物理学与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金融学与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对自己的考研满不满意,本科成绩和排名,双学位,你们专业毕业后去哪些公司工作,货币银行学学了哪些内容,为什么第一次失败了,为什么选择五道口,为什么毕业没有找工作,毕业后除了准备考研还做了什么,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英文问的),投行是做什么的(英文问的),英语四六级考了多少分,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如果我们这次没有录取你你有什么打算,好像还有两个问题,一时记不清了。

关于怎么答。所有的问题,我都是很诚实地和他们说,自己有什么样的优势尽量说出来,劣势可以不说尽量不说。由于那些老师都比较nice,自己并不紧张,老师也没有问我很古怪的问题为难我,他们问什么我就答什么。

在回答中,我尽量展现的是三点:一是,兴趣,选择来道口读研是因为我对经济金融的极大兴趣;二是,自信,尽量将自己表现地自信点,甚至可以适当忽悠,比如他们问我物理学与经济学的区别,显然他们不知道我学的力学其实不属于物理学,我就先告诉他们两者的联系,最后说了区别;三是,有潜力,这个主要就是在简历中尽可能把自己的优势写进去,最好有数据支撑,比如你GPA高,那就写进去,低的话千万别写。

笔试(100分)(内容仍然是金融学综合,不过侧重了公司金融和投资学的计算)

笔试只占到100分,重不重要?我的理解是,相当重要,其重要程度不亚于面试。据我推测,大家的面试成绩相差其实不是很大,除非你表现相当差或者相当好,因为主观性的原因,老师给的分应该会集中在一个分数段内。而笔试的100分,就相当于初试中100分的政治和100分的英语,它们的重要程度是一样 的,既然你能够花那么长的时间准备政治,为何不花点时间准备专业课笔试呢?今年就有初试高分,因为笔试的原因,最后按总分排名,被后来者挤掉,实在很可惜。

复试笔试比初试难,而且计算颇多,但是总体来说,如果之前把那几门课好好复习的话,不会出现笔试掉链子的问题。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