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最后更新时间:2014-10-23 13:39:39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年在职人员攻读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

招生简章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我国于2007年设置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专业学位代码为580100。

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高水平、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学校设有23个硕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聘请了包括国际口译员协会会员在内的来自于美、加、法等国的口、笔译专业教师来院执教。师资队伍中既有以英语为母语、汉语为工作语言,又有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工作语言的教师,他们在相关领域颇有建树,实践经验极为丰富。学院还拥有一批学术功底深厚的专职教授和学者,同时广泛聘请国际翻译界的知名学者和高端专业人员来院讲学、担任兼职教师。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合作的主要权威机构有: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驻内罗毕办事处、联合国驻维也纳办事处、欧盟口译司、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等。学院还与国外院校建立或正在建立合作关系,主要有:日内瓦大学翻译学院、巴黎第三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美国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以及港、台的相关院校等。在硬件建设方面,学院投资数百万元建设了世界一流的模拟会议室,配有八个达到专业标准并符合ISO2603国际标准的口译箱;同时还有一个数字模拟同传教室,一个计算机辅助翻译(CAT)教室,能很好地满足口、笔译学员的培训和日常练习。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关于2008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08]33号)精神,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在职人员攻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有关招生事项如下: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二、报考条件

2008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良好双语基础的在职人员。

三、报名

全国联考报名工作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一)上海地区报名工作

在上海地区报名的考生,请于2008年7月1日-7月16日登录“上海招考热线”

网站www.shmeea.edu.cn填写、提交报名信息。考生网上报名成功,系统将自动生成《2008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样表见附件)。请考生牢记网报编号。

报考者在2008年7月18日-7月21日持网报编号到现场确认点缴纳报名考试费、

照相,同时领取并认真阅读《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考生应试守则及有关处罚规则》。报考者当场核对 “考生报名情况登记表”,认真检查并阅读签字栏中的“报考信息确认及考试诚信承诺书”等内容后,签字确认。考生现场确认时打印《资格审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将统一编排考场、打印准考证。考生应于2008年10月10日至10月24日从网上www.shmeea.edu.cn下载准考证,并仔细阅读准考证上的考生须知,凭下载的准考证按时进入试场,由监考老师核对身份后下发正式准考证。

(二)外省市报名工作

在外省市报名的考生请通过互联网登陆有关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

网站(各网站的网址6月30日前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www.cdgdc.edu.cn/zz08.html网上公布),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安排在7月18至7月21日,确切时间由各省级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情况具体安排,请考生务必关注),按照相关要求到指定现场报名点缴纳报名考试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考生现场确认时打印《资格审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

现场确认点

地址

地点

日期

时间

同济大学

四平路1239号

瑞安楼(研究生院)底楼

7月18日-21日

8:30-16:00 周六、日照常办理

上海交通大学

华山路1954号

浩然科技大厦底楼大厅

上海财经大学

中山北一路369号

大礼堂附楼

只进行网上报名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者,报名无效。

考生既可在上海指定地点报名,也可在考生工作单位所在地指定地点报名。

报考者应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只进行网上报名而未到指定现场确认点办理相关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

四、资格审查

我校对考生的资格审查将于全国联考成绩公布之后、录取之前进行,资格审查的具

体时间和地点请届时关注网站graduate.shisu.edu.cn相关通知。

考生需要提交的资格审查材料包括:

(1)经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审核盖章并填写了推荐意见的《2008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原件一式两份),资格审查表样表请见本简章的附件。

(2)考生本人学位证、毕业证。

(3)考生本人身份证。

请考生务必在报名考试前严格按照教育部学位中心要求进行资格自审。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考生须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确认自己是否具有报考资格。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旦查实即取消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

注:以上资格审查材料由我校留存备查。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我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五、入学考试和录取

2008年我校招收英语、法语翻译硕士。英语翻译硕士设笔译、口译两个培养方向。法语翻译硕士设口译培养方向。

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初试包括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考试时间是2008年10月26日,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请见准考证。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为全国联考,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语运用能力测试四部分,满分400分,每部分各100分,考试时间总计3个小时。全国联考“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版)。考生自选GCT考试外语语种,取得的GCT成绩当年有效。

初试合格的考生还需参加复试,复试由我校自行组织。英语翻译硕士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笔试)、英汉互译水平测试(笔试)和面试。法语翻译硕士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笔试)、法汉互译水平测试(笔试)和面试。

复试具体时间和地点请届时关注网站graduate.shisu.edu.cn的相关通知。

我校计划录取50名,将根据考生的“GCT”和复试成绩择优录取。

六、培养方式 和学位授予

学制2年,采取全日制方式培养,2009年3月份入学。

课程考试合格,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有关要求,并经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七、学费

英语翻译硕士口译方向共8万元人民币(不含书费、住宿费等),笔译方向共5万元人民币(不含书费、住宿费等)。

法语翻译硕士口译方向共8万元人民币(不含书费、住宿费等)。

八、联系方式

1.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电话:021-65311900-2239 , 021-65421261

传真:021-65164127

网址:graduate.shis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上外研招办 (200083)

2.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联系人:李老师,张老师

电话:021-65311900-3247,021-65610046

网址:giit.shis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号楼219室 (200083)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2008年6月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