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农学如何复习才能更好的应对竞争压力

最后更新时间:2014-04-18 22:17:10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农学专业在保持其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已成为21世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锋专业。也引来更多的同学报考考研农学,考研竞争力逐年上升,所以良好的复习方法助推同学们在考研农学中取得良好的成绩非常关键。

  随着农业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学专业在保持其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已成为21世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锋专业。也引来更多的同学报考考研农学,考研竞争力逐年上升,所以良好的复习方法助推同学们在考研农学中取得良好的成绩非常关键,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介绍一下复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农学是中国内地官方所划分的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之一。农学是研究与农作物生产相 关领域的科学,包括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领域;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因涉及农业环境、作物和畜牧生产、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林业科学和水产科学有时也包括在广义的农业科学范畴之内。

  农学统考的总趋势是:1.以中国农业大学的考试模式为主。大纲具体章节的设置和中国农业大学历年考研指定教材一致,基本内容设置,重点的划分基本不变;试卷分值的设置和题型基本没有变化。2.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化学考试中对实验及动手能力的考察力度加大,个别原来不考的章节增加到考试范围中3.出题方式趋向于学科间的渗透分析题灵活度加大,如化学中会将有机部分和无机部分结合在一起出计算或分析题,这就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灵活,对各章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握清楚,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同样对于生理生化,也有很大的结合出题趋势,例如,将植物的生理代谢途径的生物机理用生物化学的反映途径来解释等。4.总体难度:总体难度在全国范围内降低了,全国考察程度一样。各种题型的难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对地方院校来讲,由于按照中国农业大学以往考察模式出题,地方院校本科参考书目和授课内容与之有所差异,造成地方院校考生很难适应新的命题方式,因此相对而言,考察难度有所升高。

  如果考生本科专业就是农学门类,那么暑期复习方面时间可以少安排一点。如果是跨专业报考,对农学、生物化学等不甚了然,那么暑期复习中农学应该占据一定的时间分配比例。并且,建议考生每天都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复习农学,连续集中攻克,持之以恒。

  自身农学基础好、功底比较深厚、解题能力比较强、农学知识丰富的同学,每天一般再用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复习农学相关课程,就可以了;基础较薄弱、解题功底或者农学知识功底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同学,每天至少要抽出2个小时投入到复习上。

  当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看书时,需要两手抓,一手抓概念、名字、定义与理论,对这些常识性的东西最好是剖析、理解,并牢牢记住;二是做一些习题,培养计算方面的能力。

  在炎热的天气情绪焦躁是正常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在于大家要怎么样来调整自己的身心,具体地说考生可以用目标刺激自己、注意劳逸结合,可以适当的听听歌,出去散散步,多与考研战友交流,多看一些其他考研成功者的经历以鼓励自己等。总之,只要自己想学,自己坚定考研目标,再大的困难相信大家都是能克服的,一旦克服了这次困难,你就感到一种成就感,这会促使自己学习的斗劲。

  2015年考研全程复习规划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