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十大命题热点之六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07-12-19 10:46:52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作者:高联名师 米鹏

  六、从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分析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发展

  1、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如何建立和发展的?

  在俄罗斯外交政策中,中俄关系处在重要的位置上,自1996年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这一关系不断提到深化和巩固。尤其是2005年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批准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从法律上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这对于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对双方开展战略合作,对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06年3月,普京访问中国,签署多项协议,继续深化两国在

能源、贸易、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同时开启中国“俄罗斯年”活动。

  2007年3月胡锦涛主席再次访问俄罗斯,俄罗斯隆重举办“中国年”活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俄罗斯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大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许多共同利益和相同立场。两国均主张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多样性,主张遵循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处理国际事务和国与国的关系,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中、俄开展双边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有利于两国自身发展,也有利于地区及至世界的和平发展

  2、中国与俄罗斯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原因

  中国与俄罗斯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维护周边安全环境是中俄双方对外政策的共同点。从中国方面来说,俄罗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两国关系的变化会给中国的安全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中国高度重视中俄关系。从俄罗斯方面来说,其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北约东扩势不可挡,俄西部的地缘政治优势不复存在。南部地区俄境内外的领土争端和民族矛盾迭起。泛突厥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加紧渗透,严重威胁着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中国是俄最大的邻国,发展同中国的长期稳定、睦邻友好、互助合作关系有助于中俄改善政治环境。

  第二,中俄两国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大国关系调整的要求。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试图主导全球事务。中俄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有责任和义务反对某一超级大国妄图主宰世界事务。中俄加强战略方面的合作既符合中俄的安全和政治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力量的平衡,尤其是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战略平衡。此外还有利于中俄与其它国家的合作。

  第三,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还是中俄两国改革开放的需求。目前,中俄两国都在进行经济建设,这样一种大局,决定了中俄两国都需要在国际上寻求外交伙伴、经济伙伴以及各个领域的伙伴,尤其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有一个好的安全环境。

  3、大国伙伴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中俄关系是大国伙伴关系的典范。这种大国关系的伙伴的特点是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伙伴关系”的出现是一种进步,大国关系的调整表明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它既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一种表现,又推动了多极化的发展。

  [考查知识点]

  ·大国关系

  ·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