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政治重点解析:史纲之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最后更新时间:2013-11-11 15:46:12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主要讲授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几大阶级对国家出路进行探索的历史。学习第二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主要是三大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即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三次探索,共三节。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介绍了农民阶级的反帝反封斗争,即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讲述了地主阶级洋务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即洋务运动;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讲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过程,即戊戌维新运动。

二、命题规律

本章在以往的考试中,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主要考点为这三次早期探索活动的起因、主要经过、性质、主要成果、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2013年考查了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区别。

三、命题趋势

本章今年有可能以选择题形式,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基本内容与评价,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失败标志及历史作用,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等知识点进行考查。

四、考点解析

本章重点把握对三次早期探索的起因、主要经过、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教训。要注意通过对三次早期探索的过程的分析,既实事求是地肯定其历史意义,又指出其失败的原因,特别是总结经验教训。

学习本章需要注意的重要考点有:

1.《天朝田亩制度》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因为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2.《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因为它要求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按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改造中国。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在这里要做好区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工人阶级。但是太平天国运动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中国共产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4.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这在2013年出了选择题。在这里要与维新运动做出区分,即洋务运动没有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5.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企业管理具有腐朽性。这些也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天生具有软弱性。

6.维新运动是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维新运动意味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进行表演。

7.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维新派具有局限性。即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也意味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行不通,所以出现了后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所以,在学习第二章的时候,务必要理解这几次探索之间的联系,更要延伸至后面章节的考点内容。明确了解各阶级探索活动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才能正确理解后面章节中的一系列历史活动,把握各个考点之间的联系,从全局的角度进行复习。

2014考研最新资讯 尽在跨考网 

更多2014年考研备考资料,点击进入>>>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