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精华版背诵资料(干货)

最后更新时间:2015-05-25 17:55:22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①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

  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a.会议明确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b.会议提出党的现实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地、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内准备农民的总暴动。

  c.毛泽东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③会议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2. 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3. 实现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4.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的提出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5. ①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②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③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④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至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6. 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党内开始滋生一种“左”的急躁情绪。其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①“左”倾盲动错误 ②“左”倾冒险主义 ③“左”倾教条主义

  这几次“左”倾错误,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其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红军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7.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 长征精神,

  ①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

  ②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

  ③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①“反对华北自治” 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③“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4. 1935年12月25日,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①首先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②其次,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

  ③再次,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定将“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5. 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抗日反蒋”的口号。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6.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7.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全会表示同意国共两党进行谈判,并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了“抗日”的字样。

  8. 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多选)

  ①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不仅含工、农、小、民,还含亲美大资产阶级)

  ②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国民党领导全国政权和军队,共产党领导局部政权和军队)

  ③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9.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10. 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11.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多选)

  ①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②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③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12.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13.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①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

  ②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

  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b.尊重他们的利益。

  c.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③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14. 三三制指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

  加强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

  15.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级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

  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

  16.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内确立了起来。

  17. 调查研究是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的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毛泽东强调,加强调查研究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

  18. 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