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政治史纲中各时期土地政策全归纳

最后更新时间:2019-07-24 14:53:23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关于政治学科包含五门课程,其中中国近现代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史纲,对于考研政治的其他学科来说,应该算是最好复习的,考研政治近现代史纲中由于各时期的主要矛盾不同,所以中国共产党在各时期确定的土地政策也不同。跨考教育的老师为大家总结了考研政治史纲中各时期的土地政策,供2020考研同学参考。

  1、土地革命时期

  一个会议——八七会议(1927年):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两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兴国土地法》(1929年):将《井冈山土地法》中的“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纠正。

  一条正确的土地分配路线(1931年前后):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可行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抗日战争时期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减租减息土地政策。

  3、解放战争时期

  两部土地法——《关于清算地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1946年):及时地将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两篇著作——《目前的形式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强调,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项基本原则:①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②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年),明确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土地改革遵循的总原则),发展农业生产(检验土地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

  4、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时期的土地政策

  ①过渡时期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问题,进而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土地革命时期(1950—1952年):面对艰巨的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的任务,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共颁布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继续完成土改任务,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农业合作化时期(1953—1956年):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配合国家工业化。坚持积极发展稳步发展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的原则,由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使得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8—1978年)

  这一时期,由于错误地认为公有化规模越大、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内容,从而解放农业生产力。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但没有所有权,进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以上是对各时期土地政策的总结,希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总结。按照理论的逻辑体系去理解和记忆。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