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公共课政治马原正文

2014考研政治之马政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最后更新时间:2013-05-28 14:06:41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 通过企业收入、 个人收入和国家财政的再分配, 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一种分配和社会政策。

  (2) 社会保障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和推进器, 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和重要保障。

  (3)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原有的劳动保险制度, 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 建立失业保险, 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有利于解决市场竞争激烈, 优胜劣汰造成的企业或劳动者个人暂时被淘汰引起的问题, 缓解社会矛盾, 保持社会稳定。

  ②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搞活企业的需要。国有企业职工的保障经费, 原来一般都由所在企业直接支付, 成了企业办社会的一项沉重负担, 成为制约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 还造成新老企业负担不均, 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因此,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变“企业保障”为真正意义的“社会保障”, 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制度, 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配套改革措施。

  ③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社会保障能够为社会的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提供基本保障, 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都能够得到保障, 而这一点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

  (4)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 建立和完善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 1 ) 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它们的有机结合, 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基本的内容或核心部分。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保障社会公平和增进国民福利。社会保障已经成为现代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制度。

  ( 2 ) 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应从我国人口多、 底子薄,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国情出发, 兼顾国家、 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 兼顾目前和长远利益。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四大制度:①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②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③健全失业保险制度;④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个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 ( 现阶段只能做到基本生活的保障 ) 。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 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3 ) 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 我国城镇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框架。“十五”计划 (2001-2005 年 ) 规定: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要加快形成以完善职工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 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 资金来源多元化、 保障制度规范化、 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