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公共课政治马原正文

2014配套练习:时间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最后更新时间:2013-08-24 15:07:10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知识点学习结束之后,考生们还需要进行相关题型训练,以帮助考生更好的体会和掌握知识点,同时通过做题也能够进一步加深印象。考生在复习其他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尝试这一方法。>>>考研政治复习备考手册

  一、单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情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2.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4.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5.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二、多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

  2.关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认识是实践的前提 B。实践高于认识

  C。实践和认识是合一的 D。实践和认识是统一的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下列观点中包含有实践决定认识作用原理的有(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丈量土地的需要,产生了数学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表明了认识对实践的巨大反作用

  B。表明了理论预见未来,起端正实践方向的作用

  C。表明了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D。表明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的应用。

  题干中的话引自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说明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选项B、C、D观点错误,不符题意。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性认识对科学观察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人们在观察事物、获取感性材料时,以原有的理性知识为背景,受理性思维的指导。由于理性背景和理性思维的不同,观察同一事物,有人有所发现,有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机遇指科学观察中意外遇到的现象或意外的收获,“有准备的头脑”,即观察者具有的理性知识和理性思维。有没有这种理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指导,对能否及时抓住机遇,作出新的科学发现十分重要。选项A、C、D对于科学观察固然重要,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有准备的”,是强调已有的理性认识在人们认识事物中的指导作用。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含义及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它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具有客观性。但如何证明某一种认识、思想、学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就要看它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的。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认为,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能否满足人的需要”,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否认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选项B 认为,真理是“被多数人认可”,“认可”属于主观认识范畴,同样否认了真理包含的客观内容,多数人“认可”并非都是真理,相反,真理往往首先为少数人所认识和把握。“能付诸实践”的认识并非都是真理,把谬误“付诸实践”,导致实践的失败就是证明,这种观点同样否认了真理和谬误的原则区别。因此,选项C也是错误的。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在人的才能和知识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本试题出自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是在引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谈到人的才能的差异时作上述论述的。亚当·斯密认为,人的天赋才能的差异没有那么大,才能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马克思在引述了亚当·斯密的上述思想后,说了上面试题中的那段话。才能是指人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才智和能力。才能与知识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简单等同,才能包括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主要指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才能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是形成一定才能的生理前提,但生理素质只是为一定才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要把可能变成现实,则要依靠后天的实践。马克思讲的所谓人的才能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说,人的才能差别主要是由人的不同的实践地位、实践领域及实践发展的深度、广度造成的,不是天生的。由于社会分工长期从事某项实践活动的人,由于在长期实践中的反复学习、锻炼、训练和接受教育,相应的特定才能就会得到突出发展。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

  马克思并未否认人的先天素质对人的才能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只是认为人的生理素质的“原始差别”“小得多”,意思是说,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因此,选项A应排除。选项C看到了人的主观努力程度对人的才能的作用,但把它夸大了;如果违背了才能形成的规律,片面强调主观努力,也往往事与愿违。至于选项D所讲的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人的才能的差异,也是片面的。人的社会政治地位是影响人的才能的重要因素,但不能代替实践在才能形成中的基础作用,社会政治地位要通过制约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对人的能力形成发生作用。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的应用。

  温家宝所引用的话来自汉代政论家王充的《论衡》,其意是说,是否漏雨,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得失,老百姓的评说最重要。显然是说人民群众通过实践获得的经验对判断政府工作的得失是十分重要的。本题选项A、B、C观点错误,不选。选项D强调实践,因而是正确答案。

  二、多选题

  1.【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批判的武器喻指理论,武器的批判喻指阶级斗争实践。马克思这句话表明了理论不能等同于实践,但也指出了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选项A把理论等同于实践,选项D把理论置于实践之上,都是错误的观点。理论不能代替实践,但理论对于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BC。

  2.【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考生一定要注意,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认识论中的重要考点,出题的频率很高。•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选项A认识是实践的前提混淆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错误选项。而实践决定认识表明实践高于认识,选项B正确。选项C认为实践和认识是合一的,把实践等同于认识,是知行合一观,是错误的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BD。

  3.【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决定认识的表现。

  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选项A正确。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选项B正确。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选项C正确。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来回答,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即实践,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选项D正确。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4.【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决定认识。

  选项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充分肯定了调查的重要性,即实践的重要性。选项B认为书本中得到的总是浅显的,必须要到实践中去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选项C强调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选项D说的是量变质变原理,均不合题意。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BC。

  5.【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在本题中,题意说的是认识与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理论也是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所以在这道题中,这句话表明了认识对于实践的巨大反作用,突出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题干强调的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而选项D说的是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不合题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BC。

  相关专题推荐毛中特重要知识点汇总

                  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更多专题内容请进入:热门专题汇总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