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冲刺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

最后更新时间:2015-12-18 23:42:58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毛中特是考研政治相对比较难的科目,对于考研来说,就算是在难的苦,大家也要坚持。所以下面分享2016考研政治冲刺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祝福我的好朋友考研成功!虽然最近我不再陪伴你学习,但是我在心里依然惦记着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1)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strong>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g>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1)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1)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2)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2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3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①保持宏观经济稳定,②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③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④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其基本根据是: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

a.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b.公有制经济是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c.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3)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2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3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前提),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占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里不包括公有制中的按劳分配,主要是个体劳动者(个人劳动经营所得)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出卖劳动力)。

b.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等。

c.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4、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1)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

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2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3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4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3)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2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3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4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政治文明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1)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2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a.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b.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c.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d.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c.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d.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民主人士的共同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c.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把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相结合,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3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3、全面依法治国

(1)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5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须坚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

1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2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4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①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②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③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2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3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①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②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③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④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

(1)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1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2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这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2)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4)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3、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1)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2)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3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以上就是2016考研政治冲刺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希望大家要多看考研政治复习要点。祝福考研战线友人旗开得胜,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