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时事政治:蓝印户口正式退出历史舞台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4-08-13 17:36:29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2014年时政热点专题>>>

  时事政治:7月3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这意味着,实行了20多年的蓝印户口,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蓝印户口的前世今生

  据了解,蓝印户口是一种介于正式户口与暂住户口之间的户籍。因公安机关加盖印章为蓝色,与办理非农业户口适用的红色印章不同,故而被称之为蓝印户口。

  “大约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青岛也有过蓝印户口。”一位熟悉青岛市户籍政策的专业人士向记者介绍说,蓝印户口是为落户青岛打开的一条新渠道,外地人或本地农业户口的人,可通过投资、买房等途径,获得蓝印户口。

  “享受的福利和本地市民没什么两样。”该专业人士说,“但实行没几年就停了,基本上就是昙花一现,没多少人知道。”

  在我国,蓝印户口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蓝印户口政策开始出现;90年代,开始迎来推广高潮;进入21世纪后,各城市又逐步取消蓝印户口政策,直到目前全面取消。

  大连是查询到的出现蓝印户口最早的地方。1984年开始,为了开发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市通过推行蓝印户口,给予外来人才本地市民的待遇,希望以此留住人才、发展经济。

  随后,90年代初,为了缓解“农转非”指标过少和大量农村人口要求进城落户的矛盾,公安部于1992年颁布《关于实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制度的通知》,蓝印户口正式出现。

  记者了解到,拥有蓝印户口的人,在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就业、申领营业执照等方面,基本上可以享受与当地常住城镇居民户口人员同等的待遇。同时,经过一定年限,蓝印户口还可以申请转变为正式户口。

  1993年,沈阳、营口、厦门颁布相关政策。紧接着,上海、昆明、南京、深圳、武汉等地也纷纷加入。到了1998年,杭州、青岛和广州也位列其中。

  蓝印户口一直未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只是以东部沿海城市为主。地区分布不平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市场首先兴起于东部沿海地区,地方政府希望通过购房入户政策,拉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二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较发达,社会福利水平较高,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大。

  蓝印户口陆续进入历史“回收站”

  蓝印户口的推行,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比如拉动房地产市场发展、加速城镇化建设、加强社会稳定等。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蓝印户口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例如,很多城市实行购房落户政策,使得购买到当地符合一定条件的住房,几乎成了外来人口获取城市户口的唯一途径。一时间,给外地人员办理蓝印户口,成了许多地区出售商品房、吸引投资的重要手段。

  相关研究显示,伴随蓝印户口政策的发展,还衍生出很多问题。如人口激增,使大、中城市承载能力吃紧。此外,购房落户政策引来众多人买房,致使房价抬高。

  还有高考移民、住房空置等现象也越发严重。当时就有专家表示了担忧:将金钱的多少、能否买得起房,作为可否享受城市公共资源的唯一标准,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

  于是,从2000年起,曾经一度兴起的蓝印户口,又开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天津:最后一个终结此政策的城市

  今年5月31日,天津市宣布停止实行蓝印户口政策,天津成为最后一个终结此政策的城市,引起社会关注。

  今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宣布了蓝印户口在全国范围内的正式终结。

  更多考研时事政治热点 请点击>>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