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专业课-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章考点梳理三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2-05-10 19:35:45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三)清代的民间报房和京报

  1.民间报房的出现与发展:

  乾隆中叶以后出现并盛行起来。

  清代的民间报房,是从一部分提塘报房中逐渐分离出来的,最后发展成为完全独立的“民间私设报房”。

  清代的民间报房是有名号的,以公慎堂为最早。它们主要集中在北京。

  2.京报:清代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通称京报。

  3.京报的形式:日刊,书册式。同治以后,形式上普遍加上了封面(使用黄色连史纸,“黄皮京报”)和报头(“京报”)。基本上都是印刷的。

  4.京报的内容:宫门抄、上谕、章奏

  5.京报内容上的特点:

  ①内容全部来自内阁和科抄,是邸报的翻版;

  ②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

  ③各报房所出的京报因而大同小异,所不同的在上谕和章奏的选择上。

  6.京报的发行与报房的营业:

  报房出版京报,旨在赢利。收入主要是报费。

  京报出版后,由各报房雇佣的送报人直接送给订户。

  报房为扩大业务增加收入,还有一些附属的出版物:谕折汇存;小说和唱本。

  7.京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士大夫知识分子。

  清末,订户已经不限于士大夫知识分子,个别市井贾儿也加入读者的行列。

  8.意义:

  公开发行的京报满足了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京报的稿件来自权威部门,为社会各界所重视。

  当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后,京报仍有其存在价值,一些近代报刊还转载或翻印京报。

  京报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

  9.京报的本质:

  官报的补充,为封建经济基础服务。

  在经营过程中,它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内容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上是官报的翻版。

  (四)清代的地方新闻事业与“辕门抄”

  清代各省会和较大的地方州府也出现了专门从事办报活动的人,他们自设报房,一方面翻印京报,定价出售;另一方面出版辕门抄。

  辕门抄:清朝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的报纸。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域,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

  形式与京报相同。

  内容为上谕、本省公文、本省官府与官员动态等。

  小结

  我国的古代报纸,分为官报和民报两种。其中官报指的是“邸报”,它有很多名称,“邸报”是一个约定俗成的通称。

  民报又包括两种,一种是产生于宋代的非法的小报,另一种是出现于清朝的合法的京报。它们和邸报比起来,形式和内容都更为先进。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不论是官方的“邸报”,还是民间的小报和京报,都只能是古代报纸。

  从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古代报纸的刊行是政治的一种需要。

  第二,三种类型的报纸中,官报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第三,中国古代的报纸形成的传统根深蒂固。

  中国古代报纸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之上的。

  v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第一节 近代报刊在华南沿海的出现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的兴起

  第三节 上海报业的崛起

  第四节 外国人在华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近代报刊在华南沿海的出现

  一、西方近代报刊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