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择校择专业正文

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3-08-21 23:50:29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最早成立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86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三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迄今已有26年的研究生办学历史。

》》》查看更多重庆师范大学信息《《《

  历经多年的积淀与发展,重庆师范大学已逐步建成以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哲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生态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美术学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7个;拥有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1个“十二五”重庆市级重点一级学科;拥有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等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同时具有高师硕士、中职硕士培养权,研究生培养学科涉及法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

  学校研究生教育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11年底,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75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1人,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者3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19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重庆市名师奖”获得者4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1人。

  作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重庆师范大学始终秉承以教育质量为核心,创新科研为主导,体制建设为保障的研究生办学理念,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环节控制的管理,以创新教育为主线积极引导研究生的科研创新,保障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和长足进步。截至2011年底,各类在读研究生2807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518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451人,在职研究生838人。研究生教学成果丰硕,近30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居重庆市属高校前列;同时拥有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8门重庆市级研究生优质课程,6个重庆市级研究生教改项目,开展了9个校级研究生优质课程和26个校级研究生教改项目立项,为研究生创新教育和教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条件。

  重庆师范大学积极拓展研究生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先后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关系,努力探索国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同时,通过送培研究生和招收外国留学研究生等手段,拓宽了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渠道。

  丰富的学术生活,精彩的课余活动是学校服务育人、全面培养的研究生教育拓展。诸如“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研究生论坛”、“研究生三助”以及“研究生体育文化节”等活动的开展,为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面向未来,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将继续恪守“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坚持“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强不息,躬行师道”的重师精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构建具有教学研究型大学特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学校建成“特色鲜明、西部前列、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查看更多院校信息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